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犀武败于伊阙》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战国策

《犀武败于伊阙》由战国策创作

原文:

犀武败于伊阙

先秦-战国策

  犀武败于伊阙,周君之魏求救,魏王以上党之急辞之。周君反,见梁囿而乐之也。綦母恢谓周君曰:“温囿不下此,而又近。臣能为君取之。”反见魏王,王曰:“周君怨寡人乎?”对曰:“不怨,且谁怨王?臣为王有患也。周君,谋主也。而设以国为王扞秦,而王无之扞也。臣见其必以国事秦也,秦悉塞外之兵,与周之众,以攻南阳,而两上党绝矣。”魏王曰:“然则奈何?”綦母恢曰:“周君形不小利,事秦而好小利。今王许戍三万人与温囿,周君得以为辞于父兄百姓,而利温囿以为乐,必不合于秦。臣尝闻温囿之利,岁八十金,君得温囿,其以事王者,岁百二十金,是上党每患而赢四十金。”魏王因使孟卯致温囿周君而许之戍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犀武败于伊阙,周君之魏求救,魏王以上党之急辞之。
      秦将白起在伊阙打败了魏将犀武,转而进攻西周,周君到魏国去求救,魏王以上党形势紧急相推辞。
    周君反,见梁囿而乐之也。
    周君在返回途中,看见了魏国的梁囿心里很高兴。
    綦母恢谓周君曰:“
    大臣綦母恢对周君说:“
    温囿不下此,而又近。
    温囤并不比粱囿差,而且又靠近我们西周。
    臣能为君取之。”
    我能替君王得到它。”
    反见魏王,王曰:“
    綦母恢返回去见魏王,魏王说:“
    周君怨寡人乎?”
    周君怨恨我吧?”
    对曰:“
    綦母恢回答说:“
    不怨,且谁怨王?
    他不怨恨您,又有谁怨恨大王呢?
    臣为王有患也。
    我真为大王忧虑哩。
    周君,谋主也。
    周天子是天下的谋主。
    而设以国为王扞秦,而王无之扞也。
    他用全国的力量为您抵御秦国,而大王却没有抗敌的表示。
    臣见其必以国事秦也,秦悉塞外之兵,与周之众,以攻南阳,而两上党绝矣。”
    我看他势必要把整个国家交给秦国了,如果秦国把塞外全部兵力,加上西周的民众,统统用来攻打南阳,韩、魏的两个上党就断绝交通了。”
    魏王曰:“
    魏王说:“
    然则奈何?”
    既然这样那该怎么办呢?”
    綦母恢曰:“
    綦母恢说:“
    周君形不小利,事秦而好小利。
    周君处于不利形势,事奉秦国是为了贪图小利。
    今王许戍三万人与温囿,周君得以为辞于父兄百姓,而利温囿以为乐,必不合于秦。
    现在大王如果允许出三万人去为他戍边,再送给他温囿,周君就可以以此为说辞面对父兄百姓,他们会以占有温囿为幸事,一定不会与秦国联合。
    臣尝闻温囿之利,岁八十金,君得温囿,其以事王者,岁百二十金,是上党每患而赢四十金。”
    我曾听说温囿的收入,每年是八十金,周君得到温囿,他每年可以事奉大王一百二十金,这样上党就没有祸患而您可赢利四十金。”
    魏王因使孟卯致温囿周君而许之戍也。
    魏王于是派孟卯把温囿送给周君,并且答应为他驻守边境。

战国策相关作品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战国策(先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犀武败于伊阙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