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雍氏之役》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战国策

《雍氏之役》由战国策创作

原文:

雍氏之役

先秦-战国策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
      楚国攻打韩国雍氏,韩国向西周征调士兵粮食。
    周君患之,告苏代。
    周王为此感到忧虑,就与大臣苏代共商对策。
    苏代曰:“
    苏代说:“
    何患焉?
    君王何必为这件事烦恼呢?
    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我能让韩国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又能让您得到高都。”
    周君大悦曰:“
    周王听后非常高兴,说:“
    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
    您如果能做到,那么以后寡人就让你来管理国家政事。”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
    苏代于是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对他说道:“
    公不闻楚计乎?
    您没有听说楚国的计策吗?
    昭应谓楚王曰:
    楚将昭应当初曾对楚王说:
    ‘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韩国疲于征战,因而粮库空虚,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守住城池,我要乘韩国饥荒,率兵夺取韩国的雍氏,不到一个月就能攻下。
    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
    如今楚国包围雍氏已经五个月了,还不能攻克,这暴露了楚军的处境困窘。
    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
    楚王已经开始准备放弃昭应的计策了,如今您来征调西周的士兵和粮食,这是在告诉楚国,韩国已经处于危险境地了。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
    如果昭应知道以后,一定劝说楚王增兵包围雍氏,届时雍氏必然被攻陷。”
    公中曰:“
    公中说:“
    善。
    很好。
    然吾使者已行矣。”
    但是我国的使者已经赶往西周了。”
    代曰:“
    苏代接着说:“
    公何不以高都与周。”
    您为什么不把高都之地送给西周呢?”
    公中怒曰:“
    公仲侈听后非常愤怒,很生气地说:“
    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
    我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已经不错了?
    何为与高都?”
    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
    代曰:“
    苏代说:“
    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
    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再次跟韩国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断绝使臣的来往,西周断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盟,而单单和好韩国,这样一来,阁下就是在用一个破烂的高都,换取一个完整的西周,阁下为什么不愿意呢?”
    公中曰:“
    公仲侈说:“
    善。”
    好吧。”
    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于是就不再向西周征调士兵和粮食,并且将高都割让给了西周,楚国军队因没能攻克雍氏而离去了。
      
      。

战国策相关作品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战国策(先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雍氏之役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