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王师美哉多英勇,率领他们荡晦冥。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天下大放光明时,伟大辅佐便降临。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将骁且劲。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现将职务来任命,周公召公作领军。
题记:
《周颂·酌》大约作于西周初年。《毛诗序》云:“《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它是《大武》中的一个乐章的歌辞。《大武》原作于周武王伐纣成功告庙之时,当时只有三成。
原文: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王师美哉多英勇,率领他们荡晦冥。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天下大放光明时,伟大辅佐便降临。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将骁且劲。
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现将职务来任命,周公召公作领军。
⑴於(wū):叹词。铄(shuò):美,辉煌。王师:王朝的军队。
⑵遵:率领。养:攻取。晦:晦冥,黑暗。
⑶纯:大。熙:光明。
⑷是用:是以,因此。介:助。
⑸龙:借为“宠”。荣,荣幸。
⑹蹻(jué)蹻:勇武之貌。造:借为“曹”,众,指兵将。
⑺载:乃。用:以。有嗣:有司,官之通称。
⑻实:是。公:指周公、召公。允(tǒng):借为“统”,统领。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94页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