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皇矣》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诗经

《皇矣》由诗经创作

题记:

这是一首叙述周王先祖功德的颂诗,是周部族多篇开国史诗之一。《毛诗序》:“《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

原文:

皇矣

先秦-诗经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天帝无比伟大又辉煌,洞察人间的慧眼明亮。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他监察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的疾苦与灾殃。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尤其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让百姓失望。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想到天下四方的国度,于是仔细研究思量。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天帝经过一番考察,对殷商的统治状况感到憎恶。
    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怀着宠爱向西张望,便将岐山赐予了周王。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和横卧的枯木。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将其修整剪平,灌木丛生枝杈簇簇。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将它们挖去芟除,柽木棵棵椐木株株。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将它们排除剔除,山桑黄桑四处杂生。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帝迁来明德的君主,彻底击败了犬戎部族。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皇天为他选择佳偶,使他的国家稳固受命于天。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
      天帝巡视周地岐山,柞树棫树已被砍完,苍松翠柏栽种在山间。
    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
    天帝为周兴邦开疆,太伯王季开始建功。
    维此王季,因心则友。
    这位祖先王季,顺从父亲友爱体现。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
    他关爱两位兄长,福庆不断增添,天帝赐予他无限荣光。
    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承受的福禄永不消减,天下四方都被周占全。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
      这位王季祖宗,天帝审度他的心胸。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传布称颂他的美名,他的品德清明端正。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是非分明眼中清楚,师长国君一身兼容。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
    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到了文王依然如此,他的德行永远光荣。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已经接受天帝赐福,延及子孙受福无穷。
    帝谓文王:
    天帝对文王说道:“
    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
    不要徘徊不要动摇,也不要去非分妄想,渡河要先登岸才好。”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密国人不恭敬顺从,对抗大国实在狂傲,侵阮伐共气焰嚣张。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文王对此勃然大怒,整顿军队奋勇进剿,痛击敌人猖狂侵扰。
    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大大增加周国洪福,天下四方安乐陶陶。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密人倚仗地势险要,出自阮国侵我边疆。
    陟我高冈,无矢我陵。
    他们登上我国高山,“别在那丘陵陈兵驻防。
    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
    那是我国的丘陵山冈,别饮用那边的泉水,那是我国的山泉池塘。”
    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
    文王审察那片山野,占据岐山南边地方,就在那儿渭水之旁。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他是万国效法的榜样,是人民拥戴的优秀国王。
      帝谓文王:
      天帝告诉文王:“
    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
    你的德行我很欣赏,不要看重疾言厉色,莫依仗刑具和兵革。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你要做到不声不响,遵循天帝意旨莫忘。”
    帝谓文王:
    天帝还对文王说道:“
    询尔仇方,同尔弟兄。
    要与盟国咨询商量,联合同姓兄弟之邦。
    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用你那些爬城钩援,和你那些攻城车辆,讨伐并攻破崇国城墙。”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临车冲车轰隆出动,崇国城墙坚固高耸。
    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抓来俘虏成群结队,割取敌耳从容镇定。
    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
    祭祀天神祈求胜利,招降崇国安抚民众,四方不敢侵我国境。
    临冲茀茀,崇墉仡仡。
    临车冲车多么强盛,哪怕崇国城墙高耸。
    是伐是肆,是绝是忽。
    坚决打击绝不留情,把那顽敌斩杀一空。
    四方以无拂。
    四方不敢抗我威风。

    注释:

    〔皇〕光辉伟大。
    〔临〕监视。
    〔下〕下界人间。
    〔赫〕显著。
    〔莫〕通“瘼”,疾苦。
    〔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或说〕“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
    〔政〕政令。
    〔获〕得。不获,不得民心。
    〔四国〕天下四方。
    〔爰〕就。
    〔究〕研究。
    〔度〕图谋。
    〔耆〕读为“稽”,考察。
    〔式〕语助词。
    〔式廓〕犹言“规模”。
    〔眷〕思慕宠爱。
    〔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
    〔此〕指岐周之地。
    〔宅〕安居。
    〔作〕借作“柞”,砍伐树木。
    〔屏〕除去。
    〔菑〕指直立而死的树木。
    〔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修〕修剪。
    〔平〕铲平。
    〔灌〕丛生的树木。
    〔栵〕斩而复生的枝杈。
    〔启〕开辟。
    〔辟〕排除。
    〔柽〕木名,俗名西河柳。
    〔椐〕木名,俗名灵寿木。
    〔攘〕排除。
    〔剔〕剔除。
    〔檿〕木名,俗名山桑。
    〔柘〕木名,俗名黄桑。以上皆为倒装句式。
    〔帝〕上帝。
    〔明德〕明德之人,指太王古公亶父。
    〔串夷〕即昆夷,亦即犬戎。
    〔载〕则。
    〔路〕借作“露”,败。太王原居豳,因犬戎侵扰,迁于岐,打败了犬戎。
    〔厥〕其。
    〔配〕配偶。太王之妻为太姜。
    〔既〕犹“而”。
    〔固〕坚固稳固。
    〔省〕察看。
    〔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
    〔柞棫〕两种树名。
    〔斯〕犹“乃”。
    〔拔〕拔除。
    〔兑〕直立。
    〔作〕兴建。
    〔邦〕国。
    〔对〕疆界。
    〔大伯〕即太伯,太王长子。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太王爱王季,太伯虞仲为让位于季历,逃至南方,另建吴国。太王死后,季历为君,是为王季。
    〔因心〕姚际恒《诗经通论》“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让而不辞,则是能友矣。”友〕友爱兄弟。
    〔则〕犹“能”。
    〔笃〕厚益,增益。
    〔庆〕吉庆,福庆。
    〔载〕则。
    〔锡〕同“赐”。
    〔光〕荣光。
    〔丧〕丧失。
    〔奄〕全。尽。
    〔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礼记·乐记》皆引作“莫”。莫,传布。
    〔克〕能。
    〔明〕明察是非。
    〔类〕分辨善恶。
    〔长〕师长。
    〔君〕国君。
    〔王〕称王,统治。
    〔顺〕使民顺从。
    〔比〕使民亲附。
    〔比于〕及至。
    〔悔〕借为“晦”,不明。
    〔施〕延续。
    〔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诞〕发语词。
    〔先登于岸〕喻占据有利形势。
    〔密〕古国名,在今甘肃灵台一带。
    〔阮〕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当时为周之属国。
    〔阻〕往,至。
    〔共〕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北,亦为周之属国。
    〔赫〕勃然大怒的样子。
    〔斯〕犹“而”。
    〔旅〕军队。
    〔按〕遏止。
    〔徂旅〕此指前来侵阮侵共的密国军队。
    〔笃〕厚益巩固。
    〔祜〕福。
    〔对〕安定。
    〔依〕凭借。
    〔京〕高丘。
    〔陟〕登。
    〔矢〕借作“施”,陈设。此指陈兵。
    〔阿〕大的丘陵。
    〔鲜〕犹“巘”,小山。
    〔阳〕山南边。
    〔将〕旁边。
    〔方〕准则,榜样。
    〔大〕注重。
    〔以〕犹“与”。
    〔长〕挟,依恃。
    〔夏〕夏楚,刑具。
    〔革〕兵甲,指战争。
    〔顺〕顺应。
    〔则〕法则。
    〔仇〕同伴。
    〔方〕方国。仇方,与国盟国。
    〔弟兄〕指同姓国家。
    〔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
    〔临冲〕两种军车名。临车上有望楼,用以瞭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则从墙下直冲城墙。
    〔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殷末崇侯虎即崇国国君,《尚书大传》有“文王六年伐崇”的记载。
    〔墉〕城墙。
    〔闲闲〕摇动的样子。
    〔言言〕高大的样子。
    〔汛〕读为“奚”,俘虏。
    〔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攸〕所。
    〔馘〕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获”。
    〔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是〕乃,于是。
    〔类〕通“禷”,出征时祭天。
    〔祃〕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致〕招致。
    〔附〕安抚。
    〔茀茀〕强盛的样子。
    〔仡仡〕高崇的样子。
    〔肆〕通“袭”。
    〔忽〕灭绝。
    〔拂〕违背,抗拒。

诗经相关作品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诗经(先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皇矣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