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营营青蝇,止于樊。
嗡嗡作响的苍蝇,飞来飞去,停在篱笆上不停地舔舐。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善良可亲的人啊,千万不要听信那些害人的谣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
嗡嗡作响的苍蝇,飞来飞去,落在酸枣树上不停地舔舐。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搬弄是非的话没有准则,搅得四周邻国不得安宁。
营营青蝇,止于榛。
嗡嗡作响的苍蝇,飞来飞去,躲在榛树枝间不停地舔舐。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挑拨离间的话没有根据,搞得你我之间关系破裂,不再亲近。
题记:
诗经《青蝇》关于此诗所谴责的对象以及此诗的作者,历代研究者的观点有较大分歧。《毛诗序》云:“《青蝇》,大夫刺幽王也。”则诗中的“君子”当指周幽王。魏源《诗古微》以为此篇乃刺幽王听信褒姒谗言而废后放子之作。则诗中的“谗人”当指褒姒。不过,这些说法都并非确凿。
原文:
营营青蝇,止于樊。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营营青蝇,止于樊。
嗡嗡作响的苍蝇,飞来飞去,停在篱笆上不停地舔舐。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善良可亲的人啊,千万不要听信那些害人的谣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
嗡嗡作响的苍蝇,飞来飞去,落在酸枣树上不停地舔舐。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搬弄是非的话没有准则,搅得四周邻国不得安宁。
营营青蝇,止于榛。
嗡嗡作响的苍蝇,飞来飞去,躲在榛树枝间不停地舔舐。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挑拨离间的话没有根据,搞得你我之间关系破裂,不再亲近。
〔营营〕象声词,拟苍蝇飞舞声。
〔止〕停下。
〔樊〕篱笆。
〔岂弟〕同“恺悌”,平和有礼。
〔谗言〕挑拨离间的坏话。
〔棘〕酸枣树。
〔罔极〕没有标准。
〔交〕都。
〔乱〕搅乱破坏。
〔榛〕榛树,一种灌木。
〔构〕播弄陷害。
原始诗句: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古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注:言『十三元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通仄平仄,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古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注:国『十三职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古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注:人『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重复字体: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