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夏日过郑七山斋》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杜审言

《夏日过郑七山斋》由杜审言创作

题记:

此诗约作于高宗上元年间(674~676),杜审言任洛阳丞时。郑七的山斋在洛阳附近。诗人与郑七既是文友,又是酒友,故于夏日造访,过山径,开水亭,在雨后丽日、云阴晚凉的清爽气氛中,文酒相乐,流连忘返。因此诗人用明朗爽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一过程。

原文:

夏日过郑七山斋

唐代-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我们都有喜爱酒的嗜好,我就找到你的山中别墅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薜荔女萝伸向山上的的小径,荷花菱花开在水亭的周围。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太阳尤散发着的热气含着残雨,阴云传送看黄昏的雷声。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洛阳城里报暮的钟、鼓之声清晰地传来,但车马仍然拴着,迟迟没有起程。

    注释:

    〔过〕访,探望。
    〔郑七〕杜审言的好友。
    〔山斋〕山中别墅。
    〔樽(zūn)中好(hào)〕喜爱杯中之物。
    〔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言〕句首助词,无义,凑足音节。
    〔谷口〕汉代县名,在今陕西礼泉县东。据皇甫谧《高士传》记载,汉代有一个叫郑璞的人,家住谷口,躬耕垄亩,避世隐居,恬淡静默。成帝之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他出山,他也不屈就。当时人们佩服他的清高,名振京师。杜审言因友人姓郑,就以谷口借指友人的山斋,用郑璞的清高,比喻友人的高洁。
    〔薜(bì)〕薜荔,木本植物,又名末莲木馒头,茎蔓生,花小,果实形似莲房。
    〔萝〕女萝〕地衣类植物,即松萝,常寄生松树上,丝状,蔓延下垂。晋后多以薜萝指隐士的服装。此用以赞美郑七归隐之志。
    〔芰(jì)〕菱角,两角者为菱,四角者为芰。屈原《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后用芰荷指隐者的服装,比喻生活高洁。此用其意,赞赏友人。
    〔日气〕日光散发的热气。
    〔洛阳〕唐代东都。
    〔钟鼓〕古代有黄昏时击鼓撞钟以报时的风尚。此指时近傍晚。
    〔系(xì)〕拴缚。
    〔迟回〕迟疑,徘徊。

杜审言相关作品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杜审言(唐代)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

    夏日过郑七山斋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