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乌衣巷》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刘禹锡

《乌衣巷》由刘禹锡创作

题记:

刘禹锡《乌衣巷》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其中第二首即《乌衣巷》。

原文:

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平仄:


    原始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仄平平。 注:斜『六麻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通,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家『六麻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通仄平平通,平仄平平通仄平。

    重复字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相关作品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

乌衣巷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