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深人静,月光只照亮了房屋的一半,另一半则隐没在黑暗中,北斗星斜了,南斗星也歪了。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晚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声,第一次传进了屋子里。
题记:
《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深人静,月光只照亮了房屋的一半,另一半则隐没在黑暗中,北斗星斜了,南斗星也歪了。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晚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声,第一次传进了屋子里。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
〔新透〕第一次透过。
原始诗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古韵平仄:通?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仄平。 注:斜『六麻平声』
今韵平仄:通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通平仄平。
原始诗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纱『六麻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