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登高》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杜甫

《登高》由杜甫于 767年9月9日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西阁 创作

题记: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原文: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刮得特别急,天空辽阔无边,猿猴的叫声显得格外凄凉,水清沙白的河滩上,鸟儿在空中来回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林里,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看不到尽头的长江水翻滚着汹涌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面对这萧瑟的秋景,心中不禁感慨自己漂泊万里,常年在外作客,一生被病痛缠身,今天独自一人登上了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如今满头白发,心情沉重,却偏偏又放下了用来解愁的酒杯。

    注释:

    i选自《杜诗详注》卷二十(中华书局2015年版)。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流寓夔州 (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 高的习俗。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落木〕落叶。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苦恨繁霜鬓〕意思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 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 又指国家多难。
    〔苦恨〕极恨。
    〔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潦倒〕衰颓,失意。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 “新停”。〕

    平仄:


    原始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回『十灰平声』 注:回『十一队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通仄通平仄仄平。 注:来『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台『四支平声』 注:台『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仄,通平?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韵平仄:平通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杯『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平通仄仄平平仄,通仄平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相关作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登高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