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送浑将军出塞》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由高适创作

原文:

送浑将军出塞

唐代-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将军您出身尊贵,而且麾下兵力强盛,您的祖上汉朝时已经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您家世代在朝中都蒙受皇恩,现在您的部属在燕支山一带。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您的士兵都是阴山一带的健儿,出战时常坐骑好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您的战马佩着银饰的马鞍,勒着镶玉的肚带,军中飘拂着精美的蝥弧旗,屡次追随哥舒翰将军击溃突厥军队。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您在战场上像李广那样身先士卒,在谋划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样,虽不学孙子、吴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尽其妙。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据说边境又有千万敌人的骑兵入侵,昨天边塞上告急文书已经到了。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城头上画角之声响起,匣中的宝刀日夜在鸣叫。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浑将军意气风发,决定出征万里以外,努力作战,准备了出行一年的计划。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军队前进,扬起的尘土与白草相掩映,早上高举旌旗,夜里则击刁斗传令。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边塞上有很多侠义少年,关外春天可见不到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从军应该选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您将远行,我和您分别,请别轻视我的送别之情,希望您早日平定侵略者,以便及早给朝廷献上获胜捷报的诗歌。

    注释:


    ⑴浑将军:即浑释之,曾为右武卫大将军,其祖先是曾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
    ⑵将军族贵:语见《旧唐书·浑瑊传》。
    ⑶浑邪(yé)王:据《史记·匈奴列传》所载:“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
    ⑷燕(yān)支:山名,也作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东。
    ⑸控弦:引弓,意指士兵。阴山:在内蒙古东部。
    ⑹登阵:一作“临阵”。大宛马:古大宛国多宝马,故用以名好马。
    ⑺蝥(máo)弧:旗名。
    ⑻逐:跟随。嫖姚:这里指哥舒翰。骨都:本为匈奴王名,这里指突厥将领。
    ⑼李广: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⑽卫青:据史载应是霍去病,因二人同时,故多有误引。
    ⑾羽书:泛指军事报文。
    ⑿画角:古代管乐器,出自西羌。
    ⒀甘:决意。
    ⒁判:拼。判作:一作“动作”。
    ⒂关西:玉门关以西。
    ⒃绕朝:战国时秦国大夫。
    ⒄仲宣:三国文学家王粲字。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1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0-111                      

高适相关作品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
    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 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 迥然碧海西,独立飞鸟外。 ...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
    打印版文档下载
    高适(唐代)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送浑将军出塞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