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川田家繁体版(已校对):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题记:
此诗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后期,描绘的是渭水两岸的农村生活。
原文: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村庄里洒满了夕阳的余晖,牛羊成群结队地沿着小巷往家走。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老人挂念着放牧的孙子,拄着拐杖站在自家柴门前等候。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野鸡鸣叫,麦子快要抽穗了,蚕儿开始休眠,桑叶也变得稀疏。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农夫们扛着锄头回到村里,见面时欢声笑语,依依不舍。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羡慕,我不由得惆怅地吟诵起《式微》。
〔渭川〕一作“渭水”。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田家〕农家。
〔墟落〕村庄。
〔斜阳〕一作“斜光”。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
〔牧童〕一作“僮仆”。
〔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
《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hè)〕肩负的意思。
〔至〕一作“立”。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原句:斜阳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
原句: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原句: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原句: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
原句: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注:归『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古韵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注:扉『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注:稀『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通平。
原始诗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古韵平仄:平平通平仄,通仄仄平平。 注:依『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平仄,通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注:微『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