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苏轼)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由苏轼创作

题记:

筼筜谷在陕西洋县西北,谷中多竹。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曾在此谷中筑亭。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兼好友,北宋画家,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曾画《筼筜谷偃竹》赠苏轼。元丰二年(1079)正月,文与可病逝。七月,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看到文与可的这幅遗作,写了这篇题记。

原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北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
    与可之教予如此。
    这是与可教给我的。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
      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
    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
    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
    吾将以为袜。
    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
    与可跟我说:“
    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
    袜材当萃于子矣。
    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
    “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
    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
    “我向与可说:“
    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
    “与可无言可对,就说:“
    吾言妄矣。
    我说错了。
    世岂有万尺竹哉?
    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
    “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
    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
    “与可笑道:“
    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
    “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
    予诗云:“
    我的诗说:“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注释:

    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年版)。文与可(--),即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与苏轼为中表兄弟。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贫笃谷,山谷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以盛产贫笃(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得名。偃竹,仰斜的竹子。
    蜩腹蛇鲋(心):蝉后腹一条--条的横纹,蛇所蜕的皮。这里是用来形容笋的。因为笋外面包着一层层的箨,跟蝉腹蛇蚶的形状有些相像。蜩,蝉。鲋,蛇腹下的横鳞。
    剑拔:如剑从鞘中抽出。这里用来形容
    笋脱箨而成竹,冲霄直上,跟剑出鞘-样。
    寻:八尺长叫寻,十寻,极言其高,并不是实指。
    今画者:指当时勾勒赋色-派的画家。
    节节而为之:--节--节地堆累勾勒而成。
    叶叶而累之:一叶--叶地堆起来。
    先得成竹于胸中:心中已酝酿好了画竹的形象,即心中有数的意思。
    直遂:--往直前(中途不向断)。遂,进。这里形容画时运笔的迅速。
    (兔起鹘(hU)落:兔的跃起,鹘鸟(屆鹰类)的降落。二者都是迅疾的动作。用以形容运笔的神速。
    少(shao):通“稍”。
    然:这样。
    有见于中:心里意识到操:作。
    丧J亡失。
    竹:指画竹这件事。
    子由:苏轼之弟,名辙。《墨竹赋》见其所著《栾城集》卷十七。轮扁斫轮者也:《庄子》里的寓言:叙述--个精于斫轮的老木,工,他的技艺“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他不赞成齐桓公读死书的办法,说书上所记录的都是“古人之糟粕”。尽管齐桓公最初很不以为然,但终于被他说服了。(详见《庄子●天道》轮扁,斫车轮的木工叫“轮”,“扁”是他的名。斫,雕斫。
     读书者:指齐桓公。 
    与:许可,同意。
    托于斯竹:把梢神寄托在画墨竹上面。
    并得其法:同时领会了画墨竹的方法。
    缣紫:丝织品,统而言之都叫绢;分开说则洁白的叫索,带黄色的叫缣
    足相趿于其门:指人不断地涌进他家里,以致脚踩着脚。蹑,践踏。
    口实}话柄
    还:指返还京师(今河南开封)。文同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出守洋州,十年的冬天回到京师。
    为徐州:作者于熙宁九年十二月,由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十年和元丰元年均在徐州。
    彭城:徐州。
    萃:聚集。
    鹅溪绢:盐亭县鹅溪出产的绢,细匀,宜于作画。
    扫取:画出。
    梢:本指树枝的末端,此指竹竿上最高处的枝。竹经冬不凋,古人称它是“岁寒三友”之一,所以这里称为寒梢。
    实:证实。
    月落庭空影许长:这句是说,在月光斜射之际,在空庭之中,竹的影子就会有这么长了。许如此的这样的。
    辩:能说会道。
    归老:退休养老。
    《洋州三十咏》这是熙宁九年三月四日作者在密州任所作。全诗今存。
     汉川指洋州。因洋州是汉水所经,故又称为汉川。
    贱如蓬:(竹子到处都是)贱如蓬草。
    箨龙:笋子。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用《史记》的话来比喻洋州多竹。全句是作者诙谐的话,说文同是清贫而贪吃的太守,洋州又盛产竹,那么生
    出来的笋,必然都被他吃到肚子里去了。渭,水名。
    喷饭满案:(食时骤然大笑,口里含着的)饭喷得满突都是。
    陈州:今河南淮阳。文同于元丰元年十月匆湖州(今浙江吴兴),从开封赴任走到陈州的宛丘驿病逝,年岁。
    湖州:今浙江湖州。文同死后,湖州之缺,即由作者继任。他是元丰二年四月到湖州的。
     暌:晒。
    废卷:搁下画卷废,废置搁下。卷,装棣好了的卷轴。
    桥公:指桥玄。曹操年青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很赏识他。曹操有次行军经桥玄故乡睢阳,曾派人祭桥玄,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从容约暂之言:‘殂逝(死去)之后,路有经由(经过),不以斗酒只鸡相沃酹(用酒沃地为祭)车过三步,胶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
    畴昔:从前。
    无间:没有隔阂。

苏轼相关作品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
    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 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 ...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
    打印版文档下载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