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西江月·顷在黄州》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苏轼

《西江月·顷在黄州》由苏轼创作

原文:

西江月·顷在黄州

北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顷在黄州繁体版(已校对):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蕲水:水名,流经湖北蕲春县境,在黄州附近。
    ⑶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⑷层霄:弥漫的云气。
    ⑸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骄:壮健的样子。
    ⑹可惜:可爱。
    ⑺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⑻杜宇:杜鹃鸟。
                 

苏轼相关作品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西江月(词牌名)
    西江月是一个词牌名。亦称《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西江月慢》。取自李白的诗句《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西江月·顷在黄州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