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朱熹)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由朱熹创作

题记: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原文: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平仄:


    原始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徊『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注:来『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相关作品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朱熹(南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