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郁孤台下流淌着赣江的水,江水中仿佛映出了多少行人的眼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我抬头远望西北方向的长安,可惜眼前只有连绵不断的青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然而,青山又怎能阻挡住奔流的江水呢,江水终究还是会一路向东而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夕阳渐渐西沉,我心中满是忧愁,这时深山里传来了鹧鸪的啼叫声。
题记:
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昼夜奔腾的滔滔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原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郁孤台下流淌着赣江的水,江水中仿佛映出了多少行人的眼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我抬头远望西北方向的长安,可惜眼前只有连绵不断的青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然而,青山又怎能阻挡住奔流的江水呢,江水终究还是会一路向东而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夕阳渐渐西沉,我心中满是忧愁,这时深山里传来了鹧鸪的啼叫声。
〔愁余一作〕愁予。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愁余〕使我发愁。
〔无数山〕很多座山。
〔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原始诗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通通平仄通平仄?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通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古韵平仄:平仄通通平,仄平平仄平。 注:山『十五删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通通平,仄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古韵平仄:平平平通仄,仄仄平平仄。 注:去『六语上声』 注:去『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古韵平仄:平仄通平平,平?通仄平。 注:鸪『七虞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通平平,平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