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秦观

《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由秦观创作

题记:

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

原文:

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

北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雾气迷蒙,楼台在朦胧中若隐若现,难以辨清,月色昏暗,渡口也悄然隐没在夜色中。
    桃源望断无寻处。
    极目天涯,那梦寐以求的桃花源,却怎么也找不到踪迹。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怎么能忍受独自待在这冷清的旅舍里,春寒刺骨,斜阳渐渐西沉,杜鹃的哀鸣声声入耳,令人心碎!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远方的友人来信,带来了温暖的问候与关怀。
    砌成此恨无重数。
    却让我更加深陷离别的愁苦之中。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郴江啊,你本该绕着你的郴山静静流淌,可为何偏偏要流向潇湘呢?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平仄:


    原始诗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注:暮『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仄仄。?平仄仄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平平仄平平仄。 注:去『六语上声』 注:去『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仄仄。仄平仄仄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

    重复字体: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重数江幸自绕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相关作品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秦观(北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

    踏莎行(词牌名)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平韵。
    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