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南歌子·游赏》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苏轼

别名:南歌子·钱塘端午,《南歌子·游赏》由苏轼创作

原文:

南歌子·游赏

北宋-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
    谁家水调唱歌头。
    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注释:

    ①南歌子:《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②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

    ③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④竹西:扬州亭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⑤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⑥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

    ⑦昌歜(chāngchù):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

    ⑧琼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⑨玉舟:玉制的酒杯。出自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⑩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苏轼相关作品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
    打印版文档下载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南歌子(词牌名)
    《南歌子》,词牌,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单调者始于温庭筠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泌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卷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邦彦、杨无咎、僧挥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乐府雅词》,惟石孝友词最为谐婉,周邦彦词名《南柯子》,程垓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
    南歌子·游赏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