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下)》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下)》由刘义庆创作

原文: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下)

南朝·宋-刘义庆

  王脩龄问王长史:“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长史未答,脩龄曰:“临川誉贵。”长史曰:“宛陵未为不贵。”
  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既去,问父曰:“刘尹语何如尊?”长史曰:“韶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
  谢万寿春败后,简文问郗超:“万自可败,那得乃尔失士卒情?”超曰:“伊以率任之性,欲区别智勇。”
  刘尹谓谢仁祖曰:“自吾有四友,门人加亲。”谓许玄度曰:“自吾有由,恶言不及于耳。”二人皆受而不恨。
  世目殷中军:“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刘答曰:“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王笑曰:“痴!”
  支道林问孙兴公:“君何如许掾?”孙曰:“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王右军问许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许未答,王因曰:“安石故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
  刘尹云:“人言江虨田舍,江乃自田宅屯。”
  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愉子也。
  刘尹目庾中郎:“虽言不愔愔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孙承公云:“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
  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郗嘉宾道谢公:“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又曰:“右军诣嘉宾。”嘉宾闻之云:“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谢公以嘉宾言为得。
  庾道季云:“思理伦和,吾愧康伯;志力强正,吾愧文度。自此以还,吾皆百之。”
  王僧恩轻林公,蓝田曰:“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简文问孙兴公:“袁羊何似?”答曰:“不知者不负其才;知之者无取其体。”
  蔡叔子云:“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
  郗嘉宾问谢太傅曰:“林公谈何如嵇公?”谢云:“嵇公勤著脚,裁可得去耳。”又问:“殷何如支?”谢曰:“正尔有超拔,支乃过殷。然亹亹论辩,恐殷欲制支。”
  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貒貉啖尽。”
  卫君长是萧祖周妇兄,谢公问孙僧奴:“君家道卫君长云何?”孙曰:“云是世业人。”谢曰:“殊不尔,卫自是理义人。”于时以比殷洪远。
  王子敬问谢公:“林公何如庾公?”谢殊不受,答曰:“先辈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
  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谢公云:“先辈初不臧贬七贤。”
  有人以王中郎比车骑,车骑闻之曰:“伊窟窟成就。”
  谢太傅谓王孝伯:“刘尹亦奇自知,然不言胜长史。”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
  王孝伯问谢太傅:“林公何如长史?”太傅曰:“长史韶兴。”问:“何如刘尹?”谢曰:“噫!刘尹秀。”王曰:“若如公言,并不如此二人邪?”谢云:“身意正尔也。”
  人有问太傅:“子敬可是先辈谁比?”谢曰:“阿敬近撮王刘之标。”
  谢公语孝伯:“君祖比刘尹,故为得逮。”孝伯云:“刘尹非不能逮,直不逮。”
  袁彦伯为吏部郎,子敬与郗嘉宾书曰:“彦伯已入,殊足顿兴往之气。故知捶挞自难为人,冀小却,当复差耳。”
  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诔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王子敬问谢公:“嘉宾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
  王珣疾,临困,问王武冈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武冈曰:“世以比王北中郎。”东亭转卧向壁,叹曰:“人固不可以无年!”
  王孝伯道谢公:“浓至。”又曰:“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
  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
  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坐裁竟,问王桢之曰:“我何如卿第七叔?”于时宾客为之咽气。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一坐欢然。
  桓玄问刘太常曰:“我何如谢太傅?”刘答曰:“公高,太傅深。”又曰:“何如贤舅子敬?”答曰:“樝梨橘柚,各有其美。”
  旧以桓谦比殷仲文。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谓同坐曰:“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王脩龄问王长史:“
      王脩龄问长史王濛说:“
    我家临川,何如卿家宛陵?”
    我家的临川和你家的宛陵相比,谁更好些?”
    长史未答,脩龄曰:“
    王濛还没有回答,王脩龄又说:“
    临川誉贵。”
    临川名声好,而且尊贵。”
    长史曰:“
    王濛说:“
    宛陵未为不贵。”
    宛陵也不算不尊贵。”
      刘尹至王长史许清言,时苟子年十三,倚床边听。
      丹阳尹刘惔到长史王濛那里清谈,这时王脩十三岁,就站在一边听。
    既去,问父曰:“
    刘惔走后,王脩问他父亲:“
    刘尹语何如尊?”
    刘尹的谈论和父亲相比谁更好一些呢?”
    长史曰:“
    王濛说:“
    韶音令辞,不如我;
    要论音调的抑扬顿挫,言辞的优美,他不如我。
    往辄破的,胜我。”
    至于一谈就能切中玄理,这点我比不上他。”
      谢万寿春败后,简文问郗超:“
      谢万在寿春县失败后,简文帝问郗超:“
    万自可败,那得乃尔失士卒情?”
    谢万自然可能打败,可是怎么竟会如此失掉士兵们的爱戴之情?”
    超曰:“
    郗超说:“
    伊以率任之性,欲区别智勇。”
    他凭着任性放纵的性格,想把智谋和勇敢区分开。”
      刘尹谓谢仁祖曰:“
      丹阳尹刘谈对谢仁祖说:“
    自吾有四友,门人加亲。”
    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间的关系就更加亲密。”
    谓许玄度曰:“
    又对许玄度说:“
    自吾有由,恶言不及于耳。”
    自从我有了“仲由”,让人不满的话就再也听不到了。”
    二人皆受而不恨。
    两个人都容忍了他的说法而没有怨言。
      世目殷中军:“
      世人评论中军将军殷浩:“
    思纬淹通,比羊叔子。”
    思路宽广通畅,可以和羊叔子并列。”
      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
      有人向桓温问起谢安石和王但之两人的优劣。
    桓公停欲言,中悔曰:“
    桓温正要说,中途后悔了,便说:“
    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你喜欢传别人的话,不能再告诉你。”
      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
      北中郎将王坦之曾经问长沙相刘奭:“
    我何如苟子?”
    我和苟子相比,怎么样?”
    刘答曰:“
    刘奭回答说:“
    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
    你的才学本来是不会超过苟子,可是领会名理的地方却比他强。”
    王笑曰:“
    王坦之笑说:“
    痴!”
    傻话!”
      支道林问孙兴公:“
      支道林问孙兴公:“
    君何如许掾?”
    您和许椽相比,怎么样?”
    孙曰:“
    孙兴公说:“
    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
    要论情趣高远,弟子对他早已心悦诚服;
    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说到吟诗咏志,许掾却要拜我为师。”
      王右军问许玄度:“
      右军将军王羲之问许玄度:“
    卿自言何如安石?”
    你自己说说你和安石万石相比,谁强些?”
    许未答,王因曰:“
    许玄度还没有回答,王羲之便说:“
    安石故相为雄,阿万当裂眼争邪?”
    安石自然对你称雄,阿万可要和你怒目相争吧!”
      刘尹云:“
      丹阳尹刘惔说:“
    人言江虨田舍,江乃自田宅屯。”
    人们谈论江虨像农家子,土气,江虨其实是在村庄里自营田地,房舍,自种自收。”
      谢公云:“
      谢安说:“
    金谷中苏绍最胜。”
    在金谷园的聚会中苏绍的诗最优秀。”
    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愉子也。
    苏绍是石崇的姊夫,苏则的孙子,苏愉的儿子。
      刘尹目庾中郎:“
      丹阳尹刘惔评论从事中郎庾敳说:“
    虽言不愔愔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虽然他的言谈不像道那样寂静无为,但是其中突出之处大体能和道相比拟。”
      孙承公云:“
      孙承公说:“
    谢公清于无奕,润于林道。”
    谢公比无奕高洁比林道温和宽厚。”
      或问林公:“
      有人问支道林:“
    司州何如二谢?”
    司州和谢家两兄弟相比,怎么样?”
    林公曰:“
    支道林说:“
    故当攀安提万。”
    当然是仰攀谢安,提携谢万。”
      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
      孙兴公许玄度都是当时的名流。
    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
    有人看重许玄度的高远情趣,就鄙视孙兴公的丑恶行为;
    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有人喜欢孙兴公的才华,就认为许玄度无可取之处。
      郗嘉宾道谢公:“
      郗嘉宾评论谢安说:“
    造膝虽不深彻,而缠绵纶至。”
    议论虽然不很深透,可是情意特别深厚。”
    又曰:“
    有人说:“
    右军诣嘉宾。”
    右军造诣根深。”
    嘉宾闻之云:“
    嘉宾听到后说:“
    不得称诣,政得谓之朋耳!”
    不能说造诣很深,只能说两人不相上下罢了。”
    谢公以嘉宾言为得。
    谢安认为嘉宾的话说对了。
      庾道季云:“
      庾道季说:“
    思理伦和,吾愧康伯;
    要论思路条理清楚,我自愧不如康伯;
    志力强正,吾愧文度。
    要论志气坚强不屈,我自愧不如文度。
    自此以还,吾皆百之。”
    除此以外的人,我都超过他们一百倍。”
      王僧恩轻林公,蓝田曰:“
      王僧恩轻视支道林,蓝田侯王述告诉他:“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不要学你哥哥,你哥哥本来比不上他。”
      简文问孙兴公:“
      简文帝问孙兴公:“
    袁羊何似?”
    袁羊这个人怎么样?”
    答曰:“
    孙兴公回答说:“
    不知者不负其才;
    不了解他的人不会看不到他的才能。
    知之者无取其体。”
    了解他的人瞧不起他的品德。”
      蔡叔子云:“
      蔡叔子说:“
    韩康伯虽无骨干,然亦肤立。”
    韩康伯虽然像没有骨架似的,但是体型壮美,形象也还能立得住。”
      郗嘉宾问谢太傅曰:“
      郗嘉宾问太傅谢安:“
    林公谈何如嵇公?”
    林公的清谈比秘公怎么样?”
    谢云:“
    谢安说:“
    嵇公勤著脚,裁可得去耳。”
    嵇公要马不停蹄地走,才能前进呀。”
    又问:“
    嘉宾又问:“
    殷何如支?”
    殷浩比支道林怎么样?”
    谢曰:“
    谢安说:“
    正尔有超拔,支乃过殷。
    只是能超脱尘俗,支道林才超过殷浩。
    然亹亹论辩,恐殷欲制支。”
    可是在娓娓不倦的辩论方面,恐怕殷浩的口才会制服支道林的。”
      庾道季云:“
      庾道季说:“
    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
    廉颇和蔺相如虽然是千年以上的古人,依旧正气凛然,经常使人感到虎虎有生气。
    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
    曹蜍李志虽然现在还活着,却精神委靡像坟墓里的死人一样。
    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貒貉啖尽。”
    如果人人都像曹李那样,就可以回到结绳而治的原始时代去,只是恐怕野兽会把人都吃光。”
      卫君长是萧祖周妇兄,谢公问孙僧奴:“
      卫君长是萧祖周的大舅子,一次谢安问孙僧奴:“
    君家道卫君长云何?”
    您说卫君长这个人怎么样?”
    孙曰:“
    孙僧奴说:“
    云是世业人。”
    听说是个俗事缠身的人。”
    谢曰:“
    谢安说:“
    殊不尔,卫自是理义人。”
    根本不是这样,卫君长本是个研究名理的人。”
    于时以比殷洪远。
    当时人们把卫君长和殷洪远并列。
      王子敬问谢公:“
      王子敬问谢安:“
    林公何如庾公?”
    林公比庾公,怎么样?”
    谢殊不受,答曰:“
    谢安很不同意这样相比,回答说:“
    先辈初无论,庾公自足没林公。”
    前辈从来没有谈论过,庚公自然能够超过林公。”
      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谢公云:“
      谢遏等人一起谈论竹林七贤的优劣,谢安说:“
    先辈初不臧贬七贤。”
    前辈从来不褒贬七贤。”
      有人以王中郎比车骑,车骑闻之曰:“
      有人把北中郎将王坦之和车骑将军谢玄并列,谢玄听说这事就说:“
    伊窟窟成就。”
    他努力做出了成绩。”
      谢太傅谓王孝伯:“
      太傅谢安对王孝伯说:“
    刘尹亦奇自知,然不言胜长史。”
    刘尹也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可是他不说超过长史。”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
      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
    既出,坐客问谢公:“
    三人走了以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
    向三贤孰愈?”
    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
    谢公曰:“
    谢安说:“
    小者最胜。”
    小的最好。”
    客曰:“
    客人问道:“
    何以知之?”
    怎么知道呢?”
    谢公曰:“
    谢安说:“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谢公问王子敬:“
      谢安问王子敬:“
    君书何如君家尊?”
    您的书法比起令尊怎么样?”
    答曰:“
    子敬回答说:“
    固当不同。”
    本来是不同的。”
    公曰:“
    谢安说:“
    外人论殊不尔。”
    外面的议论绝不是这样。”
    王曰:“
    王子敬说:“
    外人那得知?”
    外人哪里会懂得!”
      王孝伯问谢太傅:“
      王孝伯问太傅谢安:“
    林公何如长史?”
    林公和长史相比,怎么样?”
    太傅曰:“
    谢安说:“
    长史韶兴。”
    长史的清谈意趣清新。”
    问:“
    王孝伯又问:“
    何如刘尹?”
    和刘尹相比怎么洋?”
    谢曰:“
    谢安说:“
    噫!
    哎!
    刘尹秀。”
    刘尹才能出众。”
    王曰:“
    王孝伯说:“
    若如公言,并不如此二人邪?”
    如果像您说的那样,他全都比不上这两个人吗?”
    谢云:“
    谢安说:“
    身意正尔也。”
    我的意思正是这样啊。”
      人有问太傅:“
      有人问太傅谢安:
    子敬可是先辈谁比?””
    子敬到底是和哪一位前辈相当?”
    谢曰:“
    谢安说:“
    阿敬近撮王刘之标。”
    从近处说,阿敬集中了王刘二人的风度。”
      谢公语孝伯:“
      谢安对王孝伯说:“
    君祖比刘尹,故为得逮。”
    您的祖父和刘尹齐名,自然是能够做到他那样。”
    孝伯云:“
    王孝伯说:“
    刘尹非不能逮,直不逮。”
    刘尹那样的人并不是难以做到的,只是祖父不那样做。”
      袁彦伯为吏部郎,子敬与郗嘉宾书曰:“
      袁彦伯担任了吏部郎,王子敬写信给郗嘉宾说:“
    彦伯已入,殊足顿兴往之气。
    彦伯已经入朝就职了,这个官职特别能挫伤人的仕进志气。
    故知捶挞自难为人,冀小却,当复差耳。”
    原先就知道受了杖刑自然很难做人,所以希望他能稍为辞让一下,这样就会好一些呀。”
      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
      王子猷子敬兄弟一起欣赏《高士传》一书所记的人和所写的《赞》。
    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
    子敬欣赏井丹的高洁,子猷说:“
    未若长卿慢世。”
    不如长卿玩世不恭。”
      有人问袁侍中曰:“
      有人问侍中袁烙之:“
    殷仲堪何如韩康伯?”
    殷仲堪和韩康伯相比,谁强些?”
    答曰:“
    袁恪之回答说:“
    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
    两人义理上的成就,其优劣实在是还没有辨明。
    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
    可是门庭闲静,显然保存着名士的风雅,这一点,殷仲堪是赶不上韩康伯的。”
    故殷作诔云:“
    所以殷仲堪在哀悼韩康伯的诔文上说:“
    荆门昼掩,闲庭晏然。”
    柴门白天也关闭着,清幽的庭院安安静静。”
      王子敬问谢公:“
      王子敬问谢安:“
    嘉宾何如道季?”
    嘉宾和道季相比,谁强些?”
    答曰:“
    谢安回答说:“
    道季诚复钞撮清悟,嘉宾故自上。”
    道季的清谈的确集中了他人的清虚善悟,嘉宾却本来就出众。”
      王珣疾,临困,问王武冈曰:“
      王珣病重,临死的时候,问武冈侯王谧说:“
    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
    舆论界把我家领军和谁并列?”
    武冈曰:“
    武冈侯说:“
    世以比王北中郎。”
    世人把他和王北中郎并列。”
    东亭转卧向壁,叹曰:“
    东亭侯王珣翻身面向墙壁,叹气说:“
    人固不可以无年!”
    人确是不能没有寿数呀!”
      王孝伯道谢公:“
      王孝伯评价谢安:“
    浓至。”
    品格厚重深沉之至”。
    又曰:“
    又说:“
    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
    长史谦虚宽和,刘尹才智出众,谢公和乐通达。”
      王孝伯问谢公:“
      王孝伯问谢安:“
    林公何如右军?”
    林公和王羲之相比,谁更厉害一些?”
    谢曰:“
    谢安说:“
    右军胜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贵彻。”
    王羲之胜过林公,可是林公比起司州来还是尊贵而通达的。”
      桓玄为太傅,大会,朝臣毕集。
      桓玄任太傅的时候,大宴宾客,朝中很多大臣都来了。
    坐裁竟,问王桢之曰:“
    大家入座后,桓玄就问王桢之:“
    我何如卿第七叔?”
    我和你七叔相比,谁更强一些?”
    于时宾客为之咽气。
    当时在座的宾客都为王桢之紧张得不敢喘气。
    王徐徐答曰:“
    王桢之从容回答说:“
    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
    亡叔只是一代的楷模,您却是千古的英才。”
    一坐欢然。
    满座的人听了都喜气洋洋。
      桓玄问刘太常曰:“
      桓玄问太常刘瑾说:“
    我何如谢太傅?”
    我和谢太傅相比,谁更厉害一些?”
    刘答曰:“
    刘瑾回答说:“
    公高,太傅深。”
    公高明,太傅深厚。”
    又曰:“
    桓玄又问:“
    何如贤舅子敬?”
    比起贤舅子敬来怎么样?”
    答曰:“
    刘瑾回答说:“
    樝梨橘柚,各有其美。”
    楂梨橘,柚,各有各的美味。”
      旧以桓谦比殷仲文。
      以前人们总是把桓谦和殷仲文并列。
    桓玄时,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见之,谓同坐曰:“
    桓玄称帝时,仲文入朝,桓玄在庭里望见他,对同座的人说:“
    我家中军,那得及此也!”
    我家的桓谦怎么比得上此人呢!”

刘义庆相关作品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刘义庆(南朝·宋)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下)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