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上)》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上)》由刘义庆创作

原文: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上)

南朝·宋-刘义庆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谓驽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劭亦安其言。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頠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谓淮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淮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检不匝;乐言为得。然并为后出之俊。
  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解明,乐彦辅我所敬,张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
  王夷甫云:“闾丘冲,优于满奋郝隆。此三人并是高才,冲最先达。”
  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郎作碑云:“当时标榜,为乐广之俪。”
  庾中郎与王平子鴈行。
  王大将军在西朝时,见周侯辄扇障面不得住。后度江左,不能复尔。王叹曰:“不知我进,伯仁退?”
  会稽虞(马斐),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马斐)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马斐)未达而丧。
  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郗鉴?”周曰:“鉴方臣,如有功夫。”复问郗。郗曰:“周顗比臣,有国士门风。”
  王大将军下,庾公问:“卿有四友,何者是?”答曰:“君家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阿平故当最劣。”庾曰:“似未肯劣。”庾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左右蹑公,公乃止。
  人问丞相:“周侯何如和峤?”答曰:“长舆嵯櫱。”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颍,曰敞。时论以颍比邓伯道,敞比温忠武。议郎祭酒者也。
  明帝问周侯:“论者以卿比郗鉴,云何?”周曰:“陛下不须牵顗比。”
  王丞相云:“顷下论以我比安期千里。亦推此二人。唯共推太尉,此君特秀。”
  宋袆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镇西问袆:“我何如王?”答曰:“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镇西妖冶故也。
  明帝问周伯仁:“卿自谓何如庾元规?”对曰:“萧条方外,亮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亮。”
  王丞相辟王蓝田为掾,庾公问丞相:“蓝田何似?”王曰:“真独简贵,不减父祖;然旷澹处,故当不如尔。”
  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脩计校,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闲,温常失色。
  王丞相云:“见谢仁祖之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
  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阮思旷慨然曰:“次道自不至此。但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唯此一条而已。”
  王右军少时,丞相云:“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
  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王右军向刘尹称之。刘问“何如方回?”王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刘曰:“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简文云:“何平叔巧累于理,稽叔夜俊伤其道。”
  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多谓立惠帝为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人问殷渊源:“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何?”殷曰:“故当以识通暗处。”
  抚军问殷浩:“卿定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当胜耳。”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抚军问孙兴公:“刘真长何如?”曰:“清蔚简令。”“王仲祖何如?”曰:“温润恬和。”“桓温何如?”曰:“高爽迈出。”“谢仁祖何如?”曰:“清易令达。”“阮思旷何如?”曰:“弘润通长。”“袁羊何如?”曰:“洮洮清便。”“殷洪远何如?”曰:“远有致思。”“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
  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人问抚军:“殷浩谈竟何如?”答曰:“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心。”
  简文云:“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未废海西公时,王元琳问桓元子:“箕子比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或问:“杜弘治何如卫虎?”桓答曰:“弘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王刘善其言。
  刘尹抚王长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刘尹曰:“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
  桓公问孔西阳:“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对,反问公曰:“何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公问李弘度曰:“卿家平阳,何如乐令?”于是李潸然流涕曰:“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恐难以相比!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谢公语胡儿曰:“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
      汝南郡陈仲举颍川郡李元礼两人,人们谈论他们的成就和德行,又是难以分出谁才是最优秀的。
    蔡伯喈评之曰:“
    蔡伯喈评论他们说:“
    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
    陈仲举敢于冒犯上司,李元礼严于整饬下属。
    犯上难,摄下易。”
    冒犯上司难,整饬下属容易。”
    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于是陈仲举的名次就排在三君之后,李元礼排在八俊的前面。
      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
      庞士元到了吴地,吴人都和他交朋友。
    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
    他见到陆绩顾劭全琮三人,就评价他们说:“
    陆子所谓驽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
    陆君可以说是能够用来代步的驽马,顾君可以说是能够驾车载重物走远路的驽牛。”
    或问:“
    有人问道:“
    如所目,陆为胜邪?”
    你为什么要这样评价,是陆君胜过顾君吗?”
    曰:“
    庞士元说:“
    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
    驾马就算跑得很快,也只能载一个人罢了;
    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
    驾牛一天走一百里,可是运载的难道只有一个人吗?”
    吴人无以难。
    吴人没话反驳他。
    “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全君有很好的名声,像汝南郡樊子昭。”
      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
      顾劭曾经和庞士元作过一次夜谈,他问庞士元说:“
    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
    听说您因为善于辨识人才而闻名,我和您两人谁更好些?”
    曰:“
    庞士元说:“
    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
    移风易俗,顺应潮流,这点我比不上您;
    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至于谈论历代帝王统治的策略,掌握事物因果变化的要害,这方面我比你强一些。”
    劭亦安其言。
    顾劭也认为他的话妥当。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诸葛谨和弟弟诸葛亮以及堂弟诸葛诞都有很大的名望,各在一个国家任职。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当时,人们认为蜀国得到了其中的龙,吴国得到了其中的虎,魏国得到了其中的狗。
    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
    诸葛诞在魏国,和夏侯玄齐名;
    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诸葛谨在吴国,吴国朝廷官员佩服他的宽宏大量。
      司马文王问武陔:“
      晋文王司马昭问武陔:“
    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
    陈玄伯和他父亲相比,该怎样评价?”
    陔曰:“
    武陔说:“
    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
    说到通雅博畅,能负责在全国树立君主的声威和推行教化这方面,比不上他父亲;
    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至于明练简至,建功立业这方面,就超过他父亲。”
      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
      正始年间,知名人士对比评论人物时,拿荀氏家族中的五位和陈氏家族中的五位对比:
    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方陈泰。
    荀淑比陈寔,荀靖比陈湛,荀爽比陈纪,荀彧比陈群,荀比陈泰。
    又以八裴方八王:
    又拿裴氏家族中的八位和王氏家族中的八位对比:
    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裴徽比王样,裴楷比王夷甫,裴康比王绥,裴绰比王澄,裴斑比王敦,裴逼比王导,裴比王戎,裴邈比王玄。
      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
      冀州刺史杨淮的两个儿子杨乔和杨髦,都是幼年时就成名的。
    淮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
    杨淮和裴乐广两人很友好,就打发两个儿子去见他们。
    頠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谓淮曰:“
    裴禀性宽宏正直,所以喜欢杨乔那种高雅的风度,他对杨淮说:“
    乔当及卿,髦小减也。”
    杨乔将会赶上你,杨髦稍差一点。”
    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淮曰:“
    乐广禀性清廉淳厚,所以喜欢杨髦那种高贵的品德,他对杨淮说:“
    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
    杨乔自然能赶上你,可是杨髦更会高出一头。”
    淮笑曰:“
    杨淮笑道:“
    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
    我两个儿子的长处和短处,就是裴乐广的长处和短处。”
    论者评之:
    评论家评论这两人的看法:
    以为乔虽高韵,而检不匝;
    认为杨乔虽然风度高雅,可是品德修养还不够完美。
    乐言为得。
    还是乐广的话说对了。
    然并为后出之俊。
    不过两个孩子都是后起之秀。
      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
      刘令言刚刚到洛阳的时候,见到诸多名士,就感慨地说:“
    王夷甫太解明,乐彦辅我所敬,张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
    王夷甫过于精明,乐彦辅才是我崇敬的人,张茂先是我所不理解的人,周弘武能巧妙地使用自己的短处,杜方叔则不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王夷甫云:“
      王夷甫说:“
    闾丘冲,优于满奋郝隆。
    闾丘冲胜过满奋和郝隆;
    此三人并是高才,冲最先达。”
    这三个人同是优秀的人才,闾丘冲是其中最优秀显贵的。”
      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郎作碑云:“
      王夷甫拿东海太守王承来和尚书令乐广并列,所以北中郎将王但之给王承写的碑文上说:“
    当时标榜,为乐广之俪。”
    当时称扬他和乐广齐名。”
      庾中郎与王平子鴈行。
      从事中郎庾子嵩和王平子并列。
      王大将军在西朝时,见周侯辄扇障面不得住。
      大将军王敦在西晋时期,每次见到武城侯周伯仁,总是要用扇子遮住脸。
    后度江左,不能复尔。
    后来渡江,到了东晋,就不再这样了。
    王叹曰:“
    王敦叹道:“
    不知我进,伯仁退?”
    不知是我进步了,还是伯仁退步了?”
      会稽虞(马斐),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
      会稽郡虞,晋元帝时和桓温是同僚,这个人既有才思,声望又很高。
    王丞相尝谓(马斐)曰:“
    丞相王导曾经对他说过:“
    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孔愉有三公的才能,却没有三公的名望,丁潭有三公的名望,却没有三公的才能,这两方面兼而有之的,大概就是你吧!”
    (马斐)未达而丧。
    虞(马斐)还没有登上高位就死了。
      明帝问周伯仁:“
      晋明帝问周(岂页):“
    卿自谓何如郗鉴?”
    你自己认为你和郗鉴相比,谁更强些?”
    周曰:“
    周(岂页)说:“
    鉴方臣,如有功夫。”
    郗鉴和臣相比,似乎更有功力。”
    复问郗。
    明帝又问郗鉴。
    郗曰:“
    郗鉴说:“
    周顗比臣,有国士门风。”
    周和臣相比,他有国士家风。”
      王大将军下,庾公问:“
      大将军王敦从武昌东下建康后,庚亮问他:“
    卿有四友,何者是?”
    听说你有四位好友,是哪几位?”
    答曰:“
    王敦答道:“
    君家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
    您家的中郎我家的太尉阿平和胡毋彦国。
    阿平故当最劣。”
    阿平当然是最差的。”
    庾曰:“
    庾亮说:“
    似未肯劣。”
    好像他还不同意最差。”
    庾又问:“
    庾亮又问:“
    何者居其右?”
    哪一位更出众?”
    王曰:“
    王敦说:“
    自有人。”
    自然有人。”
    又问:“
    又追问:“
    何者是?”
    是哪一位?”
    王曰:“
    王敦说:“
    噫!
    唉!
    其自有公论。”
    自然会有公论吧。”
    左右蹑公,公乃止。
    手下的人踩了一下庾亮的脚,庾亮才没有再问下去。
      人问丞相:“
      有人问丞相王导:“
    周侯何如和峤?”
    周侯比和峤怎么样?”
    答曰:“
    王导回答说:“
    长舆嵯櫱。”
    长舆像高山屹立。”
      明帝问谢鲲:“
      晋明帝问谢鲲:“
    君自谓何如庾亮?”
    您自己认为和庾亮相比,谁强些?”
    答曰:“
    谢鲲回答说,说:“
    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
    用礼制整饬朝廷,使百官有个榜样,这方面,臣不如庾亮;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至于寄情于山水的志趣,自以为超过他。”
      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曰颍,曰敞。
      丞相王导有两个弟弟没有到江南,一个叫王颖,一个叫王敞。
    时论以颍比邓伯道,敞比温忠武。
    当时的舆论把王颖和邓伯道并列,把王敞和温峤并列。
    议郎祭酒者也。
    两人分别任议郎和祭酒。
      明帝问周侯:“
      晋明帝问武城侯周:“
    论者以卿比郗鉴,云何?”
    评论界拿你和郗鉴并列,你认为怎么样?”
    周曰:“
    周说:“
    陛下不须牵顗比。”
    陛下不必拉着去比较。”
      王丞相云:“
      丞相王导说:“
    顷下论以我比安期千里。
    洛阳的舆论把我和安期千里相提并论。
    亦推此二人。
    我也推重这两个人。
    唯共推太尉,此君特秀。”
    希望大家共同推重太尉,因为这个人才能出众。”
      宋袆曾为王大将军妾,后属谢镇西。
      宋祎曾经是王敦的侍妾,后来又归属镇西将军谢尚。
    镇西问袆:“
    谢尚问她:“
    我何如王?”
    我和王敦相比怎么样?”
    答曰:“
    宋祎回答说:“
    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
    王敦和使君相比,就像乡下人和富贵人相比一样。”
    镇西妖冶故也。
    这是谢尚容貌艳丽的缘故。
      明帝问周伯仁:“
      晋明帝问周伯仁:“
    卿自谓何如庾元规?”
    你认为自己和庾元规相比,谁更优秀一些?”
    对曰:“
    周伯仁回答说:“
    萧条方外,亮不如臣;
    说到退隐山林,逍遥世外,庾亮比不上臣;
    从容廊庙,臣不如亮。”
    至于周旋于朝廷之上,臣比不上庾亮。”
      王丞相辟王蓝田为掾,庾公问丞相:“
      丞相王导聘请蓝田侯王述做属官的时候,庾亮问丞相王导:“
    蓝田何似?”
    你觉得蓝田这个人怎么样?”
    王曰:“
    王导说:“
    真独简贵,不减父祖;
    这个人真率孤高简约高贵,这点不比他父亲祖父逊色。
    然旷澹处,故当不如尔。”
    可是旷达淡泊这方面还是比不上的呀。”
      卞望之云:“
      卞望之说:“
    郗公体中有三反:
    郗公身上有三种矛盾现象:
    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
    侍奉君主很正直,却喜欢下级奉承自己,这是第一个矛盾;
    治身清贞,大脩计校,二反。
    很注意加强清廉节操方面的修养,却非常喜欢计较财物得失,这是第二个矛盾;
    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自己喜欢读书,却讨厌别人做学问,这是第三个矛盾。”
      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
      世人评论温太真是江南的第二等人物中名列前茅的人。
    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闲,温常失色。
    当时,名士们在一起品评人物,第一等人快要举完的时候,温太真经常紧张得脸色都变了。
      王丞相云:“
      丞相王导说:“
    见谢仁祖之令人得上。
    见到谢仁祖,就会让人感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
    和何次道谈话时,他只是用手指着地,说:“
    ‘正自尔馨!
    是的,就是这样。”’
    ”  何次道为宰相,人有讥其信任不得其人。
      何次道就任宰相以后,有人指责他用人不当。
    阮思旷慨然曰:“
    阮思旷感慨地说:“
    次道自不至此。
    次道自然不会做到这一步。
    但布衣超居宰相之位,可恨!
    只不过他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坐上了宰相之位。
    唯此一条而已。”
    令人遗憾的只有这一条罢了。”
      王右军少时,丞相云:“
      右军将军王逸少年轻时,丞相王导说:“
    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
    逸少为什么说他不如刘万安呢!”
      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司空郗鉴家有个仆人,有些才学懂得文章,对什么事都有一些见识。
    王右军向刘尹称之。
    右军将军王羲之向丹阳尹刘淡称赞他。
    刘问“何如方回?”
    刘惔问道,“和方回相比,怎么样?”
    王曰:“
    王羲之说:“
    此正小人有意向耳!
    这只是小人有那么点志向罢了。
    何得便比方回?”
    哪里就能和方回相比!”
    刘曰:“
    刘惔说:“
    若不如方回,故是常奴耳!”
    如果比不上方回,那也不过是一个平常的仆人罢了。”
      时人道阮思旷:“
      当时人士评论阮思旷说:“
    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他的骨气比不上王右军,简约内秀比不上刘真长,华美柔润比不上王仲祖,才思韵味比不上殷渊源,可是却兼有这几个人的长处。”
      简文云:“
      简文帝说:“
    何平叔巧累于理,稽叔夜俊伤其道。”
    何平叔的精巧言辞连累到他所说的道理,没有很大说服力,嵇叔夜的奇才妨害了他的主张,得不到实现。”
      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
      当时人士都评论晋武帝令齐王归国和确立惠帝的太子地位两件事,哪一件事失误最大。
    多谓立惠帝为重。
    多数认为确立惠帝一事失误最大。
    桓温曰:“
    桓温说:“
    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不是这样,让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让弟弟治理王国,有什么不行!”
      人问殷渊源:“
      有人问殷渊源:“
    当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云何?”
    现在的王公大臣把你和裴叔道并列,你觉得怎么样?”
    殷曰:“
    殷渊源说:“
    故当以识通暗处。”
    这自然是因为都能用识见疏通疑义。”
      抚军问殷浩:“
      抚军问殷浩:“
    卿定何如裴逸民?”
    你和裴逸民相比,谁更优秀些呢?”
    良久答曰:“
    过了很久,殷浩才回答说:“
    故当胜耳。”
    自然是我超过他。”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温年轻时和殷浩同样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种竞争心。
    桓问殷:“
    桓温问殷浩:“
    卿何如我?”
    你和我相比,谁强些?”
    殷云:“
    殷浩回答说:“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我和自己长期打交道,宁愿作我。”
      抚军问孙兴公:“
      抚军司马里问孙兴公:“
    刘真长何如?”
    刘真长这个人怎么样?”
    曰:“
    孙兴公回答说:“
    清蔚简令。”
    他的清谈清新华美,禀性简约美好。”
    “王仲祖何如?”
    又问,“王仲祖怎么样?”
    曰:“
    孙回答:“
    温润恬和。”
    温和柔润,恬静平和。”
    “桓温何如?”
    “桓温怎么样?”
    曰:“
    孙说:“
    高爽迈出。”
    高尚爽朗,神态超逸。”
    “谢仁祖何如?”
    “谢仁祖怎么样?”
    曰:“
    孙说:“
    清易令达。”
    清廉平易,美好通达。”
    “阮思旷何如?”
    “阮思旷怎么样?”
    曰:“
    孙说:“
    弘润通长。”
    宽大柔润,精深广阔。”
    “袁羊何如?”
    “袁羊怎么样?”
    曰:“
    答:“
    洮洮清便。”
    谈吐清雅,滔滔不绝。”
    “殷洪远何如?”
    “殷洪远怎么样?”
    曰:“
    答:“
    远有致思。”
    大有新颖的思想情趣。”
    “卿自谓何如?”
    “你认为你自己怎么样?”
    曰:“
    孙兴公说:“
    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
    下官才能所擅长的事,全部比不上诸位贤达;
    至于斟酌时宜,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
    至于考虑时势的需要,全面把握时局,这也大多赶不上他们。
    然以不才,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可是以我这个没有才能的人而论,还时常寄怀于超脱的境界,赞美古代的《老子》《庄子》,逍遥自在,寄情高远,不让世事打扰自己的心志,,我自认为这种胸怀是没有什么可推让的。”
      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
      大司马桓温到京都后,问刘真长道:“
    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
    听说会稽王的言谈有了出人意料的长进,真的是这样吗?”
    刘曰:“
    刘真长说:“
    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
    是有非常大的长进,不过仍旧是第二流中的人罢了!”
    桓曰:“
    桓温说:“
    第一流复是谁?”
    第一流的人又是谁呢?”
    刘曰:“
    刘真长说:“
    正是我辈耳!”
    就是我们这些人呀!”
      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
      殷浩被罢官以后,桓温对众人说:“
    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年少时我和渊源一道骑竹马玩,我扔掉的竹马,他总是拾来骑,所以他本就不如我。”
      人问抚军:“
      有人问抚军司马里:“
    殷浩谈竟何如?”
    殷浩的清谈究竟怎么样?”
    答曰:“
    抚军回答说:“
    不能胜人,差可献酬群心。”
    不能超过别人,大体上能满足大家的心愿。”
      简文云:“
      简文帝说:“
    谢安南清令不如其弟,学义不及孔岩,居然自胜。”
    谢安甫在清雅善美上不如他的弟弟,学识上不如孔岩,但是显然有自己的优越之处。”
      未废海西公时,王元琳问桓元子:“
      还没有罢黜海西公的时候,王元琳问桓元子说:“
    箕子比干,迹异心同,不审明公孰是孰非?”
    箕子和比于两人,行事不同,用心一样,不知道您肯定谁否走谁?”
    曰:“
    桓元子说:“
    仁称不异,宁为管仲。”
    如果都一样称为仁人,那么我宁愿做管仲。”
      刘丹阳王长史在瓦官寺集,桓护军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
      丹阳尹刘惔和司徒左长史王濛在瓦官寺聚会,护军将军桓伊也在座,一道评价西晋和江南有声望的人士。
    或问:“
    有人问:“
    杜弘治何如卫虎?”
    杜弘治和卫虎相比,哪个好?”
    桓答曰:“
    桓伊回答说:“
    弘治肤清,卫虎奕奕神令。”
    弘治外表清丽,卫虎神采奕奕。”
    王刘善其言。
    王濛和刘惔认为他的评论很好。
      刘尹抚王长史背曰:“
      丹阳尹刘谈拍着长史王濛的背说:“
    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长。”
    你和王丞相相比,只不过比他漂亮淳厚。”
      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
      丹阳尹刘惔和长史王濛坐在一起,王濛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就跳起舞来。
    刘尹曰:“
    刘惔说:“
    阿奴今日不复减向子期。”
    你今天赶上向子期了。”
      桓公问孔西阳:“
      桓温问西阳侯孔严:“
    安石何如仲文?”
    安石和仲文相比,谁强些?”
    孔思未对,反问公曰:“
    孔严考虑着没有回答,反问桓温:“
    何如?”
    您以为怎么样?”
    答曰:“
    桓温回答说:“
    安石居然不可陵践其处,故乃胜也。”
    安石显然使人不能压制他的决断,自然就是胜一筹了。”
      谢公与时贤共赏说,遏胡儿并在坐。
      谢安和当时贤达一起赞赏评论人物,谢玄和谢朗都在座。
    公问李弘度曰:“
    谢安问李弘度:“
    卿家平阳,何如乐令?”
    你家平阳和乐令相比,怎么样?”
    于是李潸然流涕曰:“
    这时李弘度泪流不止他说:“
    赵王篡逆,乐令亲授玺绶。
    赵王叛逆篡位时,乐令亲自奉献玺绶;
    亡伯雅正,耻处乱朝,遂至仰药。
    亡伯为人正直,耻于在叛逆的朝廷中做官,终至于服毒身死。
    恐难以相比!
    两人恐怕难以相比!
    此自显于事实,非私亲之言。”
    这自有事实来表明,并不是偏袒亲人的话。”
    谢公语胡儿曰:“
    谢安于是对谢朗说:“
    有识者果不异人意。”
    有识之士果然和人们的心愿相同。”

刘义庆相关作品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
      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刘义庆(南朝·宋)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上)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