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西山十记·记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袁中道

《西山十记·记二》由袁中道创作

原文:

西山十记·记二

明代-袁中道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裂泉,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于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于河。河水深碧泓渟,澄澈迅疾,潜鳞了然,荇发可数。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雁齿相次。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又有大士洞,石理诘曲,突兀奋怒,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后有窦,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晶晶。鸟声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循溪行,至山将穷处有庵,高柳覆门,流水清激。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山馀出巉石,肌理深碧。不数步见水源,即御河发源处也,水从此隐矣。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
      功德寺,沿着河向前走,到玉泉山边,靠近水边有一座亭子。
    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
    山根中时常出现清泉,清泉喷在高峻的山石上,好像人说话一样。
    至裂泉,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于池中。
    到了裂帛泉,水向上喷射,泉水喷出的白色水沫,像是涌出的冰块和雪花,交汇在池中。
    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于河。
    看见池中的石子象鱼鳞一样细密整齐,经阳光照射,石子现出众多的红绿色,像用金沙铺地,用七宝妆点,水波荡漾不停,闪烁晃耀。
    河水深碧泓渟,澄澈迅疾,潜鳞了然,荇发可数。
    注于入到河中,河水深绿色,水深而广,水澄澈迅疾,水中游鱼清晰可见,荇菜的根茎清晰可数。
    两岸垂柳,带拂清波。
    两岸垂柳,带拂清波。
    石梁如雪,雁齿相次。
    河上的石堰,色白如雪,如雁行般,依次排列。
    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
    其间用独木做桥,骑坐其上在水中洗脚,沁凉入骨。
    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
    折回而向南,有华严寺,有的洞可容那一千人,有石床可坐。
    又有大士洞,石理诘曲,突兀奋怒,较华严洞更觉险怪。
    又有观音大士洞,石头的纹理弯曲,石头姿势多变,比华严洞更觉得险俊奇怪。
    后有窦,深不可测。
    后面有小洞,深不可测。
    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
    它的上面是望湖亭,望见西湖明亮得像半个月亮,如像积雪没有消融。
    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
    柳堤一带,不知有多少里,堤上树木随风飘动,清新光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晶晶。
    溪壑间百姓正在田里劳动,大田水大的样子,小田透明的样子。
    鸟声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
    鸟声百转千回,各种花在树木间开放,好像江南三月的时节了。
    循溪行,至山将穷处有庵,高柳覆门,流水清激。
    沿着溪走,到山尽处,有一座庵,高柳覆盖在门旁,水流清澈。
    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
    横跨水上有一座亭子,整齐严肃没有俗气。
    山馀出巉石,肌理深碧。
    山尽处的石头,石头的纹理深绿。
    不数步见水源,即御河发源处也,水从此隐矣。
    没有几步,看见水源,即御河的发源处,水从此隐去了。

    注释:

    〔濯足〕参见:濯缨《全宋词典故辞典》
    〔诘曲〕屈曲;屈折。◎清周亮工《哭许有介》诗:〔引〕“蝇头诘曲怀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诗。”《汉语大词典》

袁中道相关作品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
    牛眠童起嘻,共捽石人耳。 竖子莫狂喧,江陵公在此。 ...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鬛走...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
    打印版文档下载
    袁中道(明代)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6年10月19日),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

    西山十记·记二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