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游恒山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徐霞客

《游恒山记》由徐霞客创作

原文:

游恒山记

明代-徐霞客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十一日,天空无云,风也停了,澄碧的天像水洗过一样。
    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我拄着拐杖开始攀登恒山,向东走,一路尽是低矮的土山,没有爬山的辛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走了一里,转向北再走,所见之山都是煤炭,不需要深挖就可得到。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又走了一里,山上的土石都呈红色。
    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有盘曲的松树并列路旁,有一座亭叫望仙亭。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又走了三里,山崖渐渐高起来,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这里名叫虎风口。
    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从此石路萦绕盘旋,开始了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
    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
    攀了三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刻着“朔方第一山”,里面有一间官房,有厨房,有水井。
    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从牌坊的右边向东顺着石阶而上,崖的半腰是寝宫,寝宫的北边是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北岳殿上面是绝壁,下面挨着官房,殿下很高的台阶插向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着。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从殿的右面上去,有石窟,靠着北岳殿构成一间屋子,叫会仙台。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台中塑着群仙,四周排列紧密没有空隙。
    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
    我这时想着从高崖攀援登上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转过北岳殿东,望见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是登顶的小路。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行了二里,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然而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人洪流中,没在水里不能出来。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才钻出荆棘,登上峰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
      这时阳光明亮绚丽,向下看山的北面,山崖崩裂的石块纷纷坠落,各种树浓阴遮蔽。
    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这山的土山没有树,而石山才有树。
    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北边的山坡都是石山,所以树都长在北边。
    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
    浑源州城,也在山麓。
    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
    向北看,隔着一重山,苍茫看不到边际。
    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
    南边是龙泉山,西边是五台山,一片青葱,和恒山为伴。
    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近处是向西延伸的龙山,龙山的东边是它的支峰,好像肩并肩、袖接袖地阻挡着沙漠。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过了一会儿,从峰西下山,寻找先前进入山峡的高崖,俯身看一片茫茫,不敢下。
    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
    忽然回头向东看,见有一个人在上面飘摇,因而又上到那里问那个人,他指着东南松柏之间,朝着那个方向走,就是上山时所见到的寝宫后面的高崖顶。
    未几,果得径。
    不一会儿,果然有一条路。
    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经过松柏林,先前从山顶望松柏是一片葱青,好像是蒜叶草茎,到了这里一看却是合抱的参天大树,比虎风口的松柏不止百倍啊。
    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从山崖隙缝直下,恰好到寝宫的右边,就是飞石窟了。
      
      。

    注释:

    〔十一日〕指崇祯六年〔八月十一日。风翳净尽〕风平云散。
    〔翳(yì)〕云雾。
    〔策杖登岳〕拄着手杖攀登恒山。
    〔策〕拄着,扶着。
    〔岳〕这里指恒山。
    〔浅阜(fù)〕低矮的土山。
    〔无攀跻劳〕意思是没有爬山的劳累。
    〔跻〕升,登。
    〔虬(qiú)松〕盘曲的松树。
    〔离立〕并立。
    〔于是〕从此。
    〔是〕指代虎风口。
    〔循崖乘峭而上〕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
    〔循〕顺着,沿着。
    〔乘〕凭借。
    〔杰坊〕高大的牌坊。
    〔杰〕高大的样子。
    〔朔方〕郡命,今在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一带。这里泛指北方。
    〔廨(xi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地方的通称。
    〔拾(shè)级〕一步一步踩上台阶。
    〔拾〕放轻脚步往上走。
    〔云级〕很高的台阶。
    〔庑(wǔ)〕堂四面的廊屋。
    〔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
    〔穹〕高。
    〔森立〕耸立,竖立。
    〔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房子。
    〔像〕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危〕高。
    〔还〕转,绕。现在写作“环”。
    〔间道〕偏僻的小路。
    〔蹑〕踩。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中。
    〔绝顶〕极顶,最高点。
    〔蒙密〕茂密。
    〔槎枒(cháyá)〕参差不齐的样子。
    〔汩汩(gǔ)〕形容水流急的样子。
    〔余〕我。
    〔棘〕酸枣树。这里指有刺的灌木。
    〔澄丽〕明丽。
    〔密翳〕浓荫遮蔽。
    〔浑源州〕在山西大同东南部桑干河支流浑河上游。现为浑源县。恒山在县城东南。
    〔一方〕一座(城)。
    〔龙泉〕山名。下文”五台”也是山名。
    〔青青与此作伍〕呈现出一派青色,跟恒山作伴。
    〔此〕指恒山。
    〔比肩连袂〕肩靠肩,衣袖连衣袖。形容靠得很紧的样子。
    〔比〕并。
    〔袂(mèi)〕衣袖。
    〔先〕先前。
    〔不啻(chì)〕不止。
    〔之〕句末语气词,没有具体的意思。

徐霞客相关作品
    直下里许,得双龙洞。洞辟两门,瑞峰曰:“此洞初止一门。其南向者,乃万历间水倾崖...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
      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
      戊午九月初三日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
      (十七日)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
    打印版文档下载
    徐霞客(明代)
    暂无
    游恒山记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