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第四计·以逸待劳》的原文打印版三十六计

《第四计·以逸待劳》由三十六计创作

题记: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文:

第四计·以逸待劳

明代-三十六计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注释:

    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围顿的境地。
    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三十六计相关作品
      【原典】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按语】   ...
      【原典】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
      【原典】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按语】  ...
      【原典】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按语】   水沸者...
      【原典】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三十六计(明代)
    暂无
    第四计·以逸待劳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