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自古以来,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以及继承正统、遵循先王法度的君主,不仅自身品德高尚,往往也得益于外戚的助力。
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夏朝的兴起得益于涂山氏之女,而夏桀的灭亡则因末喜的缘故。
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
商朝的兴盛源于有娀氏的女子,而商纣王的惨死是因为宠爱妲己。
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周朝的崛起离不开姜原和太任的支持,而周幽王被俘则是他与褒姒荒淫无度的结果。
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
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础,《诗经》以《关雎》为开篇,《书经》赞美尧将女儿嫁给舜,《春秋》则批评娶妻时不亲自迎接的行为。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夫妻关系是人伦中最重要的关系。
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
礼的应用中,婚姻是最需要慎重对待的。
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
乐声和谐,四时顺畅,阴阳的变化统领着万物的生长和变化。
可不慎与?
怎能不重视呢?
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人可以弘扬伦理之道,但对天命却无可奈何。
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
确实啊,夫妻之间的亲爱之情,即便是国君也无法从大臣那里获得,父亲也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更何况是地位更低的人呢!
即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
夫妻结合之后,有的无法生育后代;
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
即使能生育,有的后代却未必有好的归宿。
岂非命也哉?
这难道不是天命吗?
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孔子很少谈论天命,大概是因为它难以说清吧。
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如果不能明白阴阳的变化,又怎能懂得人性和天命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