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外戚世家序》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司马迁

《外戚世家序》由司马迁创作

题记:

此篇序文是司马迁在《外戚世家》所发的一大段意味深长的议论。《外戚世家》从“高帝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写起,写了汉代自惠帝时起,后妃、外戚专权给国家造成的祸乱。诸吕篡权,诛杀刘氏宗亲与汉家功臣,后周勃、陈平等又诛诸吕的一系列流血事变;窦太后时期的黄老思想与儒家思想为争夺思想控制权而演绎成的起起伏伏的政治斗争;王皇后专权后,她两个兄弟的霸道专横;与汉武帝对身边哪个女人宠幸与否密切相关的外戚们的兴衰起废……后妃及其亲戚的尊宠与否完全取决于帝王的态度,“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外戚命运的真实写照。司马迁通过《外戚世家序》来陈述三代的得失,论证后妃对国家治乱的影响。

原文:

外戚世家序

西汉-司马迁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即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自古以来,接受天命的开国帝王以及继承正统、遵循先王法度的君主,不仅自身品德高尚,往往也得益于外戚的助力。
    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夏朝的兴起得益于涂山氏之女,而夏桀的灭亡则因末喜的缘故。
    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
    商朝的兴盛源于有娀氏的女子,而商纣王的惨死是因为宠爱妲己。
    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周朝的崛起离不开姜原和太任的支持,而周幽王被俘则是他与褒姒荒淫无度的结果。
    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
    所以《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础,《诗经》以《关雎》为开篇,《书经》赞美尧将女儿嫁给舜,《春秋》则批评娶妻时不亲自迎接的行为。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夫妻关系是人伦中最重要的关系。
    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
    礼的应用中,婚姻是最需要慎重对待的。
    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
    乐声和谐,四时顺畅,阴阳的变化统领着万物的生长和变化。
    可不慎与?
    怎能不重视呢?
    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人可以弘扬伦理之道,但对天命却无可奈何。
    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
    确实啊,夫妻之间的亲爱之情,即便是国君也无法从大臣那里获得,父亲也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更何况是地位更低的人呢!
    即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
    夫妻结合之后,有的无法生育后代;
    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
    即使能生育,有的后代却未必有好的归宿。
    岂非命也哉?
    这难道不是天命吗?
    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孔子很少谈论天命,大概是因为它难以说清吧。
    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如果不能明白阴阳的变化,又怎能懂得人性和天命的道理呢?

    注释:

    受命帝王:受命于天的帝王,这里指开国创业的君主。继体:继位。守文:遵守成法。茂:美好。外戚:指皇帝之母及后妃的亲族。涂山:古国(部落)名。这里指涂山氏女。传说禹娶涂山氏之女炎妻,生启,启建立夏朝。放:放逐。夏桀暴虐,宠爱末喜,商汤灭夏,桀被流放于南方。娀(sōng,松):远古氏族名。这里指有娀氏之女简狄。神话传话,简狄吞燕卵有孕,生契,为商的始祖。嬖:宠爱。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暴虐,周武王伐纣,商军倒戈,纣自焚于鹿台。姜原:周始祖后稷之母。原,或作“嫄”。大任:周文王之母。大,同“太”。禽:同“擒”。西周幽王宠爱褒姒,荒淫昏乱,申侯联合犬戎攻周,幽王逃至骊山被杀,褒姒被俘。西周亡。《易》:《易经》。《乾》《坤》:《易经》六十四封的头两封。乾为阳,坤为阴,乾坤象征天地,又象征君臣、父母、夫妻等。所以《乾》《坤》两封是《经》诸封的基础。《诗》:《诗经》。《关雎》:《诗经》的第一篇诗。《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书》:《书经》,又称《尚书》。釐降:下嫁。这句指的是,尧听说舜有贤德,就把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为妻。《春秋》讥不亲迎:按古代婚礼规定,不论贵族平民,在迎亲时夫婿都应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鲁隐公二年(前),国大夫裂到鲁国为其国君迎娶鲁隐公之女。《春秋》的记载是“纪裂来逆女”。《公羊传》认为《春秋》这样记载是“讥始不亲迎也”。逆,迎接。人道:社会的伦理等级关系。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调:和谐。古人认为音乐与自然和社会现象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里说“乐调而四时和”。人能弘道:此语出自《论语·卫灵公》。仅,扩大:道,这里指人伦之道。妃(pèi,配)匹:配偶。妃,通“配”。欢合:夫妇的欢爱。成:成熟,收获,引申为繁育。子姓:子孙。要:求,取。终:结局,归宿。幽明:阴阳。恶:哪里,怎么。性命:人的性和天命。

司马迁相关作品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
      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於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司马迁(西汉)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

    外戚世家序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