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天息灾的简介资料

天息灾生在北印度迦湿弥罗国,是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僧,施护则是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僧。他们原系同母兄弟,在太平兴国五年(980)一同携带梵本来京,也受到优待。那时法天等已游历归来,太宗叫他们审查宫廷收藏的各种梵本。因为他们兼通华语,能够翻译,太宗动了重兴译经的念头,遣内侍郑守钧计划在京中太平兴国寺的西边建筑译经院。过了两年,院屋建成,天息灾等便受命住入开始翻译。

人物详细信息

(?~1000)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原住中印度惹烂陀国密林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二月,偕施护来汴京。帝召见,赐紫衣,敕同阅梵夹。时帝方锐意翻传,乃命中使郑守均于太平兴国寺之西偏营建译经院。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诏天息灾居之,与施护、法天等共同从事译经,赐号‘明教大师’。七月,天息灾上新译《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翌年,译《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并奏请令两街选童子五十人教习梵学。此后译经不辍。雍熙二年(985),帝授‘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次年赐御制《三藏圣教序》。据《大中祥符法宝录》卷六载,雍熙四年奉诏改名法贤。

自太平兴国七年七月至雍熙四年十月,天息灾所译之经共有十八部五十七卷,入藏开板,施行天下。端拱以后,复陆续译出《众许摩诃帝经》十三卷、《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王经》三卷、《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缚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一卷、《频婆娑罗王经》一卷等。后于咸平三年八月示寂,年寿不详。谥号‘慧辩’。[佛祖统纪卷四十三、卷四十四、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六、补续高僧传卷一]

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与施护一同携梵本至汴京。太宗召见,并赐紫衣。其时,太宗有意重兴译经事业,乃敕令于太平兴国寺之西建译经院;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诏天息灾与施护、法天等人居之,从事译经。赐天息灾为明教大师,此后译经不辍。翌年,天息灾奏请选拔童行,选修梵学,以储译才。当时选出惟净等五十人,送入译经院学习。雍熙二年(985),天息灾任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翌年受赐‘御制三藏圣教序’,三年蒙诏改名法贤。真宗咸平三年八月示寂,年寿不详,谥号‘慧辩法师’。

自太平兴国七年七月以后,天息灾所译出的经典,有《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分别善恶报应经》二卷、《圣佛母小字般若经》一卷、《观想佛母般若经》一卷、《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菩提行经》四卷等,计有十八部五十七卷。


    更多天息灾相关作品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正在努力补充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0条))

    网友留言
    暂时没有相关的纠错或者留言评论信息!
    天息灾的相关阅读
    暂无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