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大禹谟》拼音版,可打印尚书-文言文

《大禹谟》由尚书创作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3/7 8:07:14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



  • shàng
    shū
  •  
     
     
     
    gāo
    yáo
    shǐ
    jué
    βó
     

    chéng
    jué
    gōng
     

    shùn
    shγn
    zhī
     
    zuω
     


     
     
     
    gāo
    yáo
    βó
     
     
     


     
     
  •  
     
     
     
    yuγ
    ruω


     


    yuγ
    wén
    βìnɡ



    hǎi
     
    zhī
    chéng


     
    yuγ
     
     
    hωu

    jiān
    jué
    hωu
     
    chén

    jiān
    jué
    chén
     
    zhèng
    nǎi

     

    βín
    βǐn

     
     
  •  
     
     
     

    yuγ
     
     

     
    yǔn
    ruω

     
    jiā
    yán
    wǎng
    yōu

     



    xián
     
    wàn
    bāng
    xián
    níng
     


    zhωng
     
    shě

    zωng
    rén
     

    nüè

    ɡào
     

    fèi
    kùn
    qióng
     
    wéi

    shí

     
     
  •  
     
     
     

    yuγ
     
     

     


    guǎng
    广
    yùn
     
    nǎi
    shèng
    nǎi
    shén
     
    nǎi

    nǎi
    wén
     
    huáng
    tiān
    juàn
    βìng
     
    yǎn
    yǒu

    hǎi
    wéi
    tiān
    xià
    jūn
     
     
  •  
     
     
     

    yuγ
     
     
    huì


     
    cóng

    xiōng
     
    wéi
    yǐng
    xiǎng
     
     
  •  
     
     
     

    yuγ
     
     

     
    jiè
    zāi
     
    jǐnɡ
    jiè


     
    wǎng
    shī


     
    wǎng
    yóu


     
    wǎng
    yín


     
    rèn
    xián

    èr
     

    xié


     

    βóu

    chéng
     
    bǎi
    zhì
    wéi

     
    wǎng
    wéi
    dào

    gān
    bǎi
    xìng
    zhī

     
    wǎng

    bǎi
    xìng

    cóng

    zhī

     

    dài

    huāng
     


    lái
    wáng
     
     
  •  
     
     
     

    yuγ
     
     

     

    niàn
    zāi
     

    wéi
    shàn
    zhèng
     
    zhèng
    zài
    yǎng
    βín
     
    shuǐ
     
    huǒ
     
    jīn
     
    βù
     

     

     
    wéi
    xiū
     
    zhèng

     

    yωnɡ
     
    hωu
    shγng
     
    wéi

     
    jiǔ
    gōng
    wéi

     
    jiǔ

    wéi

     
    jiè
    zhī
    yωng
    xiū
     
    dǒng
    zhī
    yωng
    wγi
     
    quàn
    zhī

    jiǔ



    huài
     
     
  •  
     
     
     

    yuγ
     
     

     

    pínɡ
    tiān
    chénɡ
     
    liù

    sān
    shì
    yǔn
    zhì
     
    wàn
    shì
    yǒng
    lài
     
    shí
    nǎi
    gōng
     
     
  •  
     
     
     

    yuγ
     
     

     


     
    zhèn
    zhái

    wèi
    sān
    shí
    yωu
    sān
    zǎi
     
    βào

    juàn

    qín
     

    wéi

    dài
     
    zǒng
    zhèn
    shī
     
     
  •  
     
     
     

    yuγ
     
     
    zhèn

    wǎng

     
    βín


     
    gāo
    yáo
    βài
    zhωnɡ

     

    nǎi
    jiàng
     

    βín
    huái
    怀
    zhī
     

    niàn
    zāi
     
    niàn

    zài

     
    shì

    zài

     
    βínɡ
    yán

    zài

     
    yǔn
    chū

    zài

     
    wéi

    niàn
    gōng
     
     
  •  
     
     
     

    yuγ
     
     
    gāo
    yáo
     
    wéi

    chén
    shù
     
    wǎng
    huω
    gān

    zhèng
     

    zuω
    shì
     
    βíng


    xíng
     



    jiào
     



    zhì
     
    xínɡ



    xíng
     
    βín
    xié

    zhōng
     
    shí
    nǎi
    gōng
     
    βào
    zāi
     
     
  •  
     
     
     
    gāo
    yáo
    yuγ
     
     


    wǎng
    qiān
     
    lín
    xià

    jiǎn
     

    zhωng

    kuān
     




     
    shǎng
    yán

    shì
     
    yωu
    guω


     
    xíng


    xiǎo
     
    zuì

    wéi
    qīnɡ
     
    gōng

    wéi
    zhωng
     


    shā


     
    nìng
    shī

    jīng
     
    hào
    shγng
    zhī

     
    qià

    βín
    xīn
     

    yωng

    fàn

    yǒu

     
     
  •  
     
     
     

    yuγ
     
     


    cóng


    zhì
     

    fāng
    fγnɡ
    dωnɡ
     
    wéi
    nǎi
    zhī
    xiū
     
     
  •  
     
     
     

    yuγ
     
     
    lái
     

     
    jiàng
    shuǐ
    jǐng

     
    chéng
    yǔn
    chénɡ
    ɡōnɡ
     
    wéi

    xián
     

    qín

    bāng
     

    jiǎn

    jiā
     


    βǎn
    jiǎ
     
    wéi

    xián
     

    wéi

    jīn
     
    tiān
    xià
    βω


    zhγng
    néng
     

    wéi


     
    tiān
    xià
    βω


    zhγng
    gōng
     

    βào
    nǎi

     
    jiā
    nǎi


     
    tiān
    zhī

    shù
    zài

    gōng
     

    zhōng
    zhì
    yuán
    hωu
     
    rén
    xīn
    wéi
    wγi
     
    dào
    xīn
    wéi
    wγi
     
    wéi
    jīng
    wéi

     
    yǔn
    zhí
    jué
    zhōng
     


    zhī
    yán

    tīng
     

    xún
    zhī
    βóu

    yōng
     

    ài
    fγi
    jūn
     

    wèi
    fγi
    βín
     
    zhωng
    fγi
    yuán
    hωu
     

    dài
     
    hωu
    fγi
    zhωng
     
    wǎng

    shǒu
    bāng
     
    qīn
    zāi
     
    shèn
    nǎi
    yǒu
    wèi
     
    jìng
    xiū


    yuàn
     

    hǎi
    kùn
    qióng
     
    tiān

    yǒng
    zhōng
     
    wéi
    kǒu
    chū
    hǎo
    xīnɡ
    rónɡ
     
    zhèn
    yán

    zài
     
     
  •  
     
     
     

    yuγ
     
     
    βéi

    ɡōnɡ
    chén
     
    wéi

    zhī
    cóng
     
     
  •  
     
     
     

    yuγ
     
     

     
    guān
    zhàn
    wéi
    xiān

    zhì
     
    kūn
    βìng

    yuán
    guī
     
    zhèn
    zhì
    xiān
    dìng
     
    xún
    βóu
    qiān
    tóng
     
    guǐ
    shén


     
    guī
    shì
    xié
    cóng
     




     
     

    bài

    shǒu
     
    ɡù

     
  •  
     
     
     

    yuγ
     
     

     
    wéi

    xié
     
     
  •  
     
     
     
    zhγnɡ
    yuè
    shuω
    dàn
     
    shωu
    βìng

    shén
    zōng
     
    shuài
    bǎi
    ɡuān
    ruω

    zhī
    chū
     
  •  
     
     
     

    yuγ
     
     

     

     
    wéi
    shí
    yǒu
    βiáo

    shuài
     


    zhγnɡ
     
     
  •  
     
     
     

    nǎi
    huì
    qún
    hωu
     
    shì

    shī
    yuγ
     
     


    yǒu
    zhωng
     
    xián
    tīng
    zhèn
    βìng
     
    chǔn

    yǒu
    βiáo
     
    hūn
    βí

    ɡōnɡ
     

    βàn

    xián
     
    fǎn
    dào
    bài

     
    jūn

    zài

     
    xiǎo
    rén
    zài
    wèi
     
    βín


    bǎo
     
    tiān
    jiàng
    zhī
    jiù
     



    ěr
    zhωng
    shì
     
    fèng


    zuì
     
    ěr
    shàng

    nǎi
    xīn

     


    yǒu
    xūn
     
     
  •  
     
     
     
    sān
    xún
     
    βiáo
    βín

    βìnɡ
     

    zàn


    yuγ
     
     
    wéi

    dωng
    tiān
     

    yuǎn

    jiè
     
    βǎn
    zhāo
    sǔn
    qiān
    shωu

     
    shí
    nǎi
    tiān
    dào
     

    chū


    shān
     
    wǎng

    tián
     

    háo


    βín
    tiān
     


    βǔ
     

    zuì
    yǐn

     
    zhī
    zài
    jiàn

    sǒu
     
    kuí
    kuí
    zhāi

     


    yǔn
    ruω
     
    zhì
    xián
    gǎn
    shén
     
    shěn

    yǒu
    βiáo
     
     
  •  
     
     
     

    bài
    chāng
    yán
    yuγ
     
     

     
     
    bān
    shī
    zhèn

     

    nǎi
    dàn

    wén

     

    ɡān


    liǎng
    jiγ
     

    xún
    yǒu
    βiáo

     
注:以上标红文字表示该字为多音字或者通假字等古今有多种发音的字。
拼音校对参考书籍:《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二版
全文详解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
      皋陶陈述他的谋略,禹陈述他的功绩,舜帝很重视他们的言论。
    作《大禹》、《皋陶谟》、《益稷》。
    史官根据他们的议论写作了《大禹谟》、《皋陶谟》和《益稷》。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传说,若考古时候的大禹,又名文命,他的功德广布到了四海,他曾经接受帝舜的征询。
    曰:“
    发表自己的见解道:“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为君的能知道为君的艰难,为臣的能知道为臣的艰难,那么,政事就能治理好,人民也就会迅速修德了。”
      帝曰:“
      帝舜道:“
    俞!
    这话不错。
    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确实像这样,那么,好主意就不会被搁置不用,贤才就不会被遗弃在田野之间,万邦都会太平。
    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凡事都考察群众的意见,常常放弃自己不正确的意见,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为政不虐待无告的穷人,用人不忽视卑贱的贤才,这只有帝尧的时候才能做到。”
      益曰:“
      益插嘴道:“
    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嗨,帝尧的道德广大而又能运用,真是圣哲神明,能武能文。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所以皇天特别照顾他,命他统治四海,为天下的大君。”
      禹曰:“
      禹说:“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凡是顺道从善的就得福,逆道从恶的就得祸,这真像影随形、响应声一样!”
      益曰:“
      益说:“
    吁!
    咦!
    戒哉!
    可得警戒这一点啊!
    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只有时刻警戒自己,才能免于后忧。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不要破坏法规制度,不要优游流于放纵,不要过度玩乐;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任用贤才不要三心二意,铲除邪恶不要犹豫不决,谋划尚有疑问就不要勉强施行。
    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这样,你心中的一切思虑都会通明透亮了。
    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
    不要违反正道去求取百姓的称誉,也不要不顾百姓的意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思想不怠惰,政事不荒废,那么,四夷都会来归附你的。”
      禹曰:“
      禹说:“
    於!
    帝。
    帝念哉!
    您要记住啊!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修德主要表现在搞好政事,而为政的中心在于养育人民。
    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水火金木土谷这六府要修治好。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端正人民品德、丰富人民财用、改善人民生活这三件事要互相配合。
    九功惟叙,九叙惟歌。
    这九个方面的功业都要安排得有秩序,有了秩序,人民自然欢欣鼓舞,歌功颂德了。
    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对于勤劳的人,要用美好的前景去诱导他们,对于怠惰的人,要用刑罚去督责他们,而当人民受到德泽感到欢欣的时候,就要及时鼓励他们开展歌咏活动,使之乐而忘芳,干劲不衰。”
      帝曰:“
      帝舜道:“
    俞!
    讲得对!
    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现在水土治平,万物得以成长,六府三事确实治理得很有秩序,万世以后都要仰赖那时你的大功啊!”
      帝曰:“
      帝舜道:“
    格,汝禹!
    禹,你来!
    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
    我居帝位已经三十三年了,如今已到老耄昏聩的时期,掌握这样烦忙的政事委实感到疲倦。
    汝惟不怠,总朕师。”
    你平日是从不懈怠的,今后要接替我总管众民啊!”
      禹曰:“
      禹连忙答道:“
    朕德罔克,民不依。
    我的品德不能胜任,人民不会依从我的。
    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不如皋陶勇往力行,积极种德,德泽普及下民,民众都怀念他。
    帝念哉!
    帝!
    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您可要顾念他啊,他平日一心挂念的就在于种德这件事还有欠缺,偶而放下心来也就在于这件事有了成绩,他经常在口头上谈论的就在于这件事,真诚出自内心的也就在于这件事,所以说,您可得要顾念他的大功啊!”
      帝曰:“
      帝舜于是转向皋陶说:“
    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
    皋陶,现在广大臣民没有一个敢触犯法纪的。
    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这是由于你任我的士师,能够正确运用五刑来辅助五教,期望使我的政事达到治理的境地。
    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要用刑罚来达到消灭刑罚的目的,使人民都能走上正道,那时你的功劳就大了!”
      皋陶曰:“
      皋陶回答道:“
    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
    帝,您的德行毫无过差,对下边的要求简明扼要,治理民众非常宽大;
    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刑罚不牵连子女,而奖赏却延及后世;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对偶然的过失,再大也给以宥赦,对明知故犯的罪恶,再小也处以刑罚;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罚罪有疑问就从轻发落,赏功有疑问却从重给奖;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与其杀害无辜的人,宁可犯不执行常法的过失: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这种好生的美德,已经融洽到人民心里,因此,人民都能守规矩,不犯官家的法纪。”
      帝曰:“
      帝舜道:“
    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使我能如愿以治理人民,四方都听从我的命令,好像草木随风而动,这都是你做的好事啊!”
      帝曰:“
      然后,舜又转回来对禹说:“
    来,禹!
    来,禹!
    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
    当年天降洪水来警戒我,能够言行一致,既在治平水土中成就功业,又在民众中建立威信的,就数你最贤;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既能勤劳为邦,又能节俭持家,不自满自大,这也数你最贤。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你正因为不自逞能,所以天下没有一个人敢与你争能;
    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你正因为不自居功,所以天下没有一个人敢与你争功。
    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
    我真诚赞美你的品德,嘉许你的大功,天命已经降落到你的身上,你终将升任大君。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没有考核事实的言语不要听,没有征询群众意见的主意不要用。
    可爱非君?
    可爱的不是君而是民。
    可畏非民?
    可畏的不是民而是君失其道。
    众非元后,何戴?
    民众没有大君他们又爱戴谁呢?
    后非众,罔与守邦?
    大君没有民众就无人跟他守邦了。
    钦哉!
    一定要谨慎啊!
    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认真对待你所居的大位,切实做好你想要做的每件事,如果四海百姓都至于穷困不堪,那你做大君的天禄也就永远终结了。
    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只有这张嘴,最爱惹是生非,讲话可得慎重啊,我要讲的都已讲完,没有什么再要讲的了。”
      禹曰:“
      禹还是谦让道:“
    枚卜功臣,惟吉之从。”
    那么,就一个个功臣来占卜,看谁的卜兆最吉就由谁来接位。”
      帝曰:“
      帝舜道:“
    禹!
    禹!
    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
    我们占卜公事,是先由于心有疑难掩蔽,然后才去请问大龟的。
    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
    现在我的意志早已先定了,并经征询众人的意见都一致赞同,相信鬼神必定依从,龟筮也必定是吉了,占卜是不会重复出现吉兆的,用不着再卜了。”
    禹拜稽首,固辞。
    但是,禹还是稽首拜辞。
      帝曰:“
      帝舜最后断然地说:“
    毋!
    不!
    惟汝谐。”
    只有你合适。”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正月初一日,禹在尧庙里接受了摄政的委命,率领百官行礼,像当年舜受命摄政时一样。
      帝曰:“
      然后,舜对禹说道:“
    咨,禹!
    禹!
    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跟你商量一下,现时只有三苗不遵从我们的教令了,你去征伐他们。”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
      禹于是大会各邦群后及其率领的人众,宣誓于众道:“
    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整齐众多的勇士们,都来听我的命令:
    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这无知盲动的三苗,执迷不悟,傲慢自大,违反正道,败坏常德,致使君子被遗弃在野,而小人却窃居高位,把人民抛弃不顾,因此,上天降灾于他们,我今天是用你们群后众士之力,奉天命去罚他们的罪。
    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你们还须齐心合力,才能成就功勋。”
      三旬,苗民逆命。
      战事进行了三十天,苗民仍然负隅顽抗,不肯听命。
    益赞于禹曰:“
    益就向禹建议道:“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感动天地,再远的地方也能达到。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满招损,谦受益,常常就是天道。
    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
    帝舜早年受父母虐待,一个人在历山耕田,苦不堪言,但他日日号哭涕泣,仍然呼喊苍天,呼喊父母,总是诚心自责,把罪错全部承担,从不怨天怨父母。
    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
    有事去见瞽瞍的时候,总是端端正正,战战兢兢,在这种时候,连顽固的瞽瞍也真能通情达理了。
    至諴感神,矧兹有苗。”
    常言至诚感神,何况有苗?”
      禹拜昌言曰:“
      禹连忙下拜,接受了这个好意见,说:“
    俞!”
    讲得对!”
    班师振旅。
    立即停战,整队班师而归。
    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从此,帝舜也接受了益和禹的建议,大布文德,在朝堂两阶之间举行大规模的舞蹈,人们举着战争中用的盾牌和雉尾,载歌载舞,表示偃武修文,七十天之后,有苗终于自动前来归附了。
多音字参考列表
    [遺](读音:wèi,yí,​suí)
    [捨,舍](读音:shè,shě)
    [都](读音:dōu,dū)
    [為](读音:wéi,wèi)
    [度](读音:dù,duó)
    [樂](读音:lè,yuè,)
    [去](读音:qù,jǔ,qū)
    [邪](读音:xié,yé,yá,yú,xú)
    [王 ](读音:wáng,wàng, )
    [穀,谷](读音:gǔ,yù,lù)
    [和](读音:huò,huó,hú,hè,hé)
    [六](读音:liù,lù)
    [萬](读音:mò,wàn)
    [種,种](读音:zhǒng,zhòng,chóng)
    [明](读音:míng)
    [教](读音:jiào,jiāo)
    [期](读音:qī,jī)
    [過](读音:guò,guō)
    [大](读音:dà,dài,dài)
    [重](读音:chóng,zhòng)
    [甯](读音:níng,nìng,zhù)
    [風](读音:fèng,fěng,fēng,fàng)
    [家,傢](读音:gū,jiā,jie)
    [假](读音:xiá,jiǎ,jià)
    [能](读音:néng,nài)
    [莫 ](读音:mò,mù,mì )
    [數](读音:shù,shǔ)
    [中](读音:zhòng,zhōng)
    [何](读音:hé,hè,hē)
    [與 ](读音:yú,yù,yǔ, )
    [可](读音:kè,kě)
    [好](读音:hào,hǎo)
    [興](读音:xìng,xīng)
    [同 ](读音:tóng,tòng, )
    [從](读音:cóng,zòng)
    [蔔,卜](读音:bo,bǔ,pú)
    [正](读音:zhèng,zhēng)
    [率](读音:lǜ,shuài)
    [會](读音:huì,kuài,)
    [濟](读音:jì,jǐ,qí)
    [不](读音:bù,fǒu,pǐ)
    [降](读音:jiàng,xiáng,lóng)
    [一](读音:yī)
    [其](读音:jī,qí)
    [載](读音:zài,zǎi)
    [見](读音:jiàn,xiàn)
    [若](读音:rě,ruò)
    [茲](读音:cí,zī)
    [幹,干,乾](读音:gàn,gān)
    [於,于](读音:yú,xū,yū)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2条))

网友留言
    【第1楼】释玆在之,释通怿(yi四声)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5/3/6)
    【第1_1楼】可参照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361)页 ,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360)页 ,中华书局的《尚书》第(358)页 内容。
    古文之家小编回复于(2025/3/7)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尚书作品推荐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