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 虞舜出身贫寒,尧听闻他聪慧豁达、明辨是非,有意让他继承帝位,于是用各种难题考验他,并撰写了《舜典》来记录这些事迹。
-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 考察古代历史可知,帝舜名叫重华,他的圣明与帝尧相得益彰。
- 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 他智慧深邃,温和谦逊的美德充盈天地之间,他潜心修养自身德行,朝堂上的官员都知晓他的名声,因此被授予官职。
-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 舜以真诚和善意践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规范,使人们都能遵循这些准则。
-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 尧又命舜总理部落联盟的所有政务,他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 尧还让他在明堂门口迎接四方部落首领,来访的宾客无不肃然起敬。
-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 尧又派舜深入山林,在暴风雷雨中他依然不迷失方向。
- 帝曰:“
- 尧称赞道:“
- 格!
- 来吧。
- 汝舜。
- 舜!
- 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
- 三年来我询问了你的政事,考察了你的言行,我认为你可以成就功业。
- 汝陟帝位。”
- 可以继承帝位了。”
- 舜让于德,弗嗣。
- 但舜却谦让于更有德行的人,不肯接受帝位。
-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正月初一,舜在尧的太庙接受了禅让的册命。
-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 继位后,他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列出了七项重要政务。
-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 接着举行祭天大典,向天帝报告继承帝位之事,并祭祀天地四时、山川和众神。
- 辑五瑞。
- 随后,他收集了诸侯的五种圭玉。
- 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 选择吉月吉日召见四方诸侯,将圭玉颁发给各位君长。
-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
- 这年二月,舜前往东方巡视,在泰山举行了祭祀仪式。
- 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
- 对于其他山川,他按地位高低依次进行祭祀,然后接见了东方诸侯的朝拜。
- 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 他协调春夏秋冬四时的月份,确定天数,统一音律、度量衡。
-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 他还制定了公侯伯子男朝聘的礼节,规定五种瑞玉、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绸、活羊羔、活雁、死野鸡分别作为诸侯、卿大夫和士朝见时的贡品。
- 如五器,卒乃复。
- 而五种瑞玉在朝见结束后仍归还诸侯。
-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 五月,舜前往南方巡视,到达南岳,举行了与泰山相同的祭祀仪式。
-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 八月,舜到西方巡视,在华山举行了同样的祭祀。
-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 十一月初一,舜到北方巡视,礼仪与西岳相同。
- 归,格于艺祖,用特。
- 返回后,他在尧的太庙祭祀,用一头牛作祭品。
-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 之后,舜每五年巡视一次,诸侯在四岳朝见天子,汇报自己的业绩;
-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 天子也认真考察诸侯国的政治得失,将车马衣物赏赐给有功的诸侯。
-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
- 舜划定了十二州的疆界,在十二州的名山上封土为坛举行祭祀,同时疏通了河道。
-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 舜还在器物上刻画五种常用刑罚,他用流放的办法宽恕犯五刑的罪人,用鞭打作为官员的刑罚,用木条打作为学校的惩戒,用铜作为赎罪的方式。
-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 因过失犯罪者可获赦免,有所依仗且不知悔改者则施加刑罚。
-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 他告诫道,“谨慎啊,谨慎啊,刑罚一定要慎重!”
-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 于是,舜将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将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并命令他至死不得回朝,这四个人受罚后,天下人心悦诚服。
-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
- 舜辅佐尧帝二十八年后,尧帝去世了。
- 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 百姓悲痛如丧父母,三年间全国停止了乐音。
-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 次年正月的一个吉日,舜来到尧的太庙,与四方诸侯商议政事,打开明堂四门宣布政教,使四方看得明白、听得清楚。
- “咨,十有二牧!”
- “啊,十二州的君长!”
- 曰,“食哉惟时!
- 舜帝说,“生产民食必须依时!
- 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 安抚远方臣民,爱护近处臣民,亲近有德之人,信任善良之人,拒绝邪佞之人,这样边远外族都会服从。”
- 舜曰:“
- 舜帝说:“
- 咨,四岳!
- 啊,四方诸侯的君长!
-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 有谁能奋发努力、发扬光大尧帝的事业,担任百揆之官辅佐政事呢?”
- 佥曰:“
- 众人齐声回答:“
- 伯禹作司空。”
- 伯禹现在担任司空。”
- 帝曰:“
- 舜帝说:“
- 俞,咨!
- 好啊!
- 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 禹,你曾平定水土,还要努力做好百揆这件事啊!”
- 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
- 禹跪拜叩头,推让给稷、契和皋陶。
- 帝曰:“
- 舜帝说:“
- 俞,汝往哉!”
- 好了,还是你去吧!”
- 帝曰:“
- 舜帝说:“
- 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 稷,人民忍饥挨饿,你主持农业,教他们播种各种谷物吧!”
- 帝曰:“
- 舜帝说:“
- 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 契,百姓不和睦,父母兄弟子女都不和顺。
- 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 你担任司徒吧,谨慎施行五常教育,注意宽厚。”
- 帝曰:“
- 舜帝说:“
- 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
- 皋陶,外族侵扰我们中原,抢劫杀人,造成内外动乱。
- 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
- 你担任狱官之长吧,五刑各有适用方法,五种刑罚分别在野外、市、朝三处执行。
- 五流有宅,五宅三居。
- 五种流放各有处所,分为三个远近不同的地方。
- 惟明克允!”
- 要明察案情,处理公正!”
- 帝曰:“
- 舜帝说:“
- 畴若予工?”
- 谁能当好掌管百工的官?”
- 佥曰:“
- 众人齐声回答:“
- 垂哉!”
- 垂啊!”
- 帝曰:“
- 舜帝说:“
- 俞,咨!
- 好啊!
- 垂,汝共工。”
- 垂,你担任掌管百工的官吧!”
- 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
- 垂跪拜叩头,推让给殳斨和伯与。
- 帝曰:“
- 舜帝说:“
- 俞,往哉!
- 好啦,去吧。
- 汝谐。”
- 你同他们一起去吧!”
- 帝曰:“
- 舜帝说:“
- 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 谁来掌管我们的山丘草泽中的草木鸟兽呢?”
- 佥曰:“
- 众人齐声回答:“
- 益哉!”
- 益啊!”
- 帝曰:“
- 舜帝说:“
- 俞,咨!
- 好啊!
- 益,汝作朕虞。”
- 益,你担任我的虞官吧。”
- 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 益跪拜叩头,推让给朱虎和熊罴。
- 帝曰:“
- 舜帝说:“
- 俞,往哉!
- 好啦,去吧!
- 汝谐。”
- 你同他们一起去吧!”
- 帝曰:“
- 舜帝说:“
- 咨!
- 啊!
- 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 四方诸侯的君长,有谁能主持我们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三礼呢?”’
佥曰:“
- 众人齐声回答:“
- 伯夷!”
- 伯夷!”
- 帝曰:“
- 舜帝说:“
- 俞,咨!
- 好啊!
- 伯,汝作秩宗。
- 伯,你担任掌管祭祀的礼官吧。
-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 要早晚恭敬行事,又要正直、清明。”
- 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 伯夷跪拜叩头,推让给夔和龙。
- 帝曰:“
- 舜帝说:“
- 俞,往,钦哉!”
- 好啦,去吧,要谨慎啊!”
- 帝曰:“
- 舜帝说:“
- 夔!
- 夔!
- 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 我现在任命你为主持乐官,教导年轻人,让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容而坚毅,刚直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孤傲。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 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所唱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
-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 八类乐器的声音要和谐演奏,不可乱了次序,如此,即便天地之人听到也会感到和谐、快乐。”
- 夔曰:“
- 夔说:“
- 於!
- 啊!
-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 让我们敲着石磬,奏起乐来,让那些无知的鸟兽们都跳起来吧!”
- 帝曰:“
- 舜帝说:“
- 龙,朕塈谗说殄行,震惊朕师。
- 龙,我厌恶谗毁的言论和贪残的行为,它们会让我的民众震惊。
- 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 我任命你做纳言的官,早晚传达我的命令,转告下面的意见,应当真实!”
- 帝曰:“
- 舜帝说:“
- 咨!
- 啊!
- 汝二十有二人,钦哉!
- 你们二十二人,要谨慎啊!
- 惟时亮天功。”
- 要好好领导天下大事啊!”
-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 舜帝每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经过三次考察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于是许多工作得以兴办起来。
- 分北三苗。
- 他又对三苗之族作了妥善安置。
-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 舜三十岁时被征召,施政三十年,在帝位五十年,最终在巡狩南方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