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难经·论脏腑·三十七难》的原文打印版(扁鹊)

《难经·论脏腑·三十七难》由扁鹊创作

原文:

难经·论脏腑·三十七难

春秋战国-扁鹊
  曰:五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可晓以不?
  然:五脏者,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黑白矣;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知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
  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经言气独行于五脏,不营于六腑者,何也?
  然:夫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脏腑,外濡于腠理。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扁鹊相关作品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正在努力补充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扁鹊(春秋战国)
    暂无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