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周公既沒,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
周公去世后,成王下令让君陈去治理东郊的成周地区,史官为此写下了《君陈》。
王若曰:“
成王这样说道:“
君陈,惟尔令德孝恭。
君陈,你有孝顺和恭敬的美好品德。
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因为你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所以也能把这种美德运用到治理政事上。
命汝尹茲东郊,敬哉!
我命令你去管理东郊成周,一定要谨慎啊!
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
从前周公是万民的师表和依靠,人民至今还怀念他的德行。
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
你此去,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职责,遵循周公留下的治国之道,努力宣扬他的教诲,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我闻曰:“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最美好的治理就像馨香一样,能够感动神明;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
黍稷的香气并不是真正远闻的香气,只有高尚的德行才是真正的香气。’
尚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你要牢记并践行周公的教导,每天都要勤勉不懈,不要贪图安逸享乐!
凡人未见圣,若不克见;
有些人从未见过圣人的道理,就好像无法理解它一样;
既见圣,亦不克由圣,尔其戒哉!
即使见到了,也未必能遵从圣人的指引,你要时刻警惕啊!
尔惟风,下民惟草。
你是风,百姓是草,草会随着风的方向摆动啊!
图厥政,莫或不艰,有废有兴,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则绎。
在为殷民谋划政事时,不要觉得事情难以处理就退缩,无论是废除旧制还是推行新法,都要反复与众人商讨,只有大家意见一致才能施行。
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內,尔乃顺之于外,曰:“
如果你有好的谋略或见解,就进宫告诉君王,然后在外面顺从君主的决定,并且说:“
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
这样的好主意、好建议,正是我们君王的美德体现。’
呜呼!’
啊!
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如果臣子都能像这样,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王曰:“
成王又说:“
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
君陈,你一定要弘扬周公的伟大训诫,不要依仗权势胡作非为,也不要利用法律来欺压百姓,要做到宽厚但不失法度,从容且和谐。
殷民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
对于那些触犯刑法的殷民,如果我说要处罚,你就不要轻易处罚;
予曰宥,尔惟勿宥,惟厥中。
如果我说可以赦免,你也不要随意赦免,一切都要根据刑罚是否恰当来判断。
有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训,辟以止辟,乃辟。
如果有谁不听从你的政令,也不接受你的教导,而处罚他确实能够制止他继续违法,那么才去处罚。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
凡是惯于作奸犯科、破坏法规、败坏风俗的人,哪怕罪行较轻,也不能姑息。
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你不要对愚钝无知的人心怀怨恨,也不要苛求某个人完美无缺;
必有忍,其乃有济;
作为君王,必须有所忍耐,才能成就大事;
有容,德乃大。
学会宽容,才称得上拥有大德。
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
要善于分辨善良的人和不良之人。
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
提拔贤良之士,以此激励那些表现不佳的人。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百姓本质上纯朴敦厚,但也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
违上所命,从厥攸好。
他们常常违背上级的命令,却喜欢迎合上级的喜好。
尔克敬典在德,时乃罔不变。
如果你能够敬重常法,同时反省自身德行,这些人就不会不发生改变。
允升于大猷,惟予一人膺受多福,其尔之休,终有辞于永世。”
假如真的能让民众达到高度顺从的状态,我将因此享有大福,而你也会被世人永远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