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孙子兵法·军争篇》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孙武

《孙子兵法·军争篇》由孙武创作

原文:

孙子兵法·军争篇

春秋齐国-孙武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孙子曰:
      孙子说: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用兵打仗的原则是,将领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人对峙,最难的事情莫过于争取先机以占据优势。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军争”中最难的地方在于通过迂回的方式更快到达预定战场,将看似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所以,我方采取迂回路线,同时用利益引诱敌人,让敌方摸不清我方意图,结果虽然出发得晚,却能比敌人更早到达战场,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掌握了“迂直之计”的人。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军争”是为了获取有利条件,但其中也暗藏危险。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如果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夺先机,行军速度会受到影响,无法抢先到达战场,但如果丢下辎重轻装前进,装备和物资就会损失。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如果卷起铠甲急速行军,日夜不停奔袭百里去争利,三军将士可能会被俘虏,强壮的士兵或许能赶到战场,但疲惫的士兵必然掉队,最终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按时到达。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
    强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主将可能遭受挫折,而士兵中只有一半能如期赶到。
    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通常也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能够按时到达。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这样一来,部队没有辎重就无法生存,没有粮食供应就无法维持,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就难以支撑作战。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因此,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不要轻易与他们结盟。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不熟悉山林、险阻和沼泽等地形分布,就不能贸然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不借助向导的帮助,就无法充分利用有利地形。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
    用兵打仗靠的是诡诈奇谋来取胜,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依据双方情势灵活分兵或集中兵力作为主要变化手段。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根据战场形势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席卷,从容推进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般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般稳固,隐匿军情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夺取敌人的财物、掳掠百姓时应分兵行动,扩张领土、分配资源和俘虏时,都要权衡利弊后决定行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率先掌握“迂直之计”的将领将取得胜利,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曰:“
      《军政》上说:“
    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
    在战场上用语言指挥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
    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用动作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使用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金鼓和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视听、协调作战行动的工具。
    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就不会单独冒进,胆怯的士兵也不会独自退缩,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夜间作战要多点火把、频频击鼓,白天作战要多设旌旗,这些方法是用来扰乱敌人的视听的。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对于敌方的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瓦解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其决心,使其丧失斗志。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一般来说,敌人清晨初至时士气最旺盛,到了中午,体力开始下降,士气也随之懈怠,等到傍晚时分,士兵归心似箭,士气更加低落。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善于用兵的人,会避开敌人士气正盛的时候,等到对方士气衰竭时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方法。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用治理严整的我军对付混乱无序的敌军,用镇定平稳的军心对付躁动不安的敌人,这是掌控并利用军心的策略。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以我就近进入战场的优势迎战长途跋涉的敌人,以我从容稳定的状态对付仓促疲劳的敌人,以我饱食充足的部队对抗饥饿疲弱的敌人,这是懂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来困住敌人的方法。
    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不要迎击旗帜整齐、阵型严密的军队,也不要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高昂的敌人,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的敌人,不要正面仰攻,对假装败逃的敌人,不要盲目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部队,不要贪图小利,对正在撤退回本土的部队,不要拦阻,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注释:

    〔合军聚众〕合,集合,这里引申为组织编制。合军聚众,把人们聚集起来,组成军队。
    〔交和而舍〕和,通“合”,我国古代的军门称为合门。交和而舍,指两军处于对峙状态。
    〔军争〕军,军事,这里指打战。军争,在作战中,争取夺得胜利的有利条件。
    〔以迂为直〕指把迂回曲折的弯路变为近便的道路。
    〔以患为利〕指把有害的事情变为有利的事情。
    〔后人发,先人至〕比敌军后出动,比敌军先到达战地。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举,全,尽。举军,指全部携带武器辎重的军队。举军而争利,率领全部武器辎重的军队去争夺先机之利,就会因行动迟缓而不能按时到达。
    〔委军争利,而辎重捐〕委,委弃,选择。委军,指丢弃笨重装备和辎重的军队。委军争利,则辎重捐,整句意为率领委军去争夺先机之利,那就会把作战必须的重装备和辎重都丢掉。
    〔擒三将军〕三将军,指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将领。擒,被擒。擒三将军,三军将领都被擒。
    〔其法十一而至〕法,方法。十一,十分之一。其法十一而至,用这种方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按时到达目的地。
    〔无委积〕委积,储备物资。无委积,指没有储备物资。
    〔豫交〕豫,通“与”。豫交,与之结交。
    〔乡导〕乡,通“向”。
    〔徐如林〕用兵舒缓是像树林那样轻轻晃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率先了解和运用迂直之计的人会取得胜利。
    〔言不相闻〕作战时,以语言指挥,声音听不清楚。
    〔一人之耳目〕一,统一一致。人,指士卒。一人之耳目,指进而统一士卒们的行动。
    〔变人之耳目〕变,这里作“适应”“便利”解。变人之耳目,适应士卒的耳目。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三军之众可以使它丧失掉锐气,也可以使将帅们失掉坚强的决心和意志。
    〔无邀正正之旗〕不要邀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
    〔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
    〔治变〕变,这里指的机变。治变,掌握机变的方法。
    〔高陵勿向〕不要去攻击占据了高地的敌军。
    〔背丘勿逆〕不要去攻击背靠着丘陵的敌军。
    〔佯北勿从〕不要去攻击假装打了败仗的敌军。
    〔饵兵勿食〕饵,钓饵。

孙武相关作品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
      孙子曰:凡处军 、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孙武(春秋齐国)
    暂无
    孙子兵法·军争篇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