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子畏于匡,曰:“
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原文: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②: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③!
子畏于匡,曰:“
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①子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②与:参与。
③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