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子鱼论战》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左丘明

《子鱼论战》由左丘明创作

题记: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可宋襄公死抱住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惨遭失败。子鱼的观点和宋襄公的迂执形成鲜明对比。他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原文:

子鱼论战

春秋鲁国-左丘明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楚人伐宋以救郑。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
    宋公将战。
    宋襄公将要迎战。
    大司马固谏曰:“
    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
    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
    弗听。
    襄公不听。
    及楚人战于泓。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司马曰:“
    子鱼说:“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公曰:“
    宋襄公说:“
    不可。”
    不行。”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
    公曰:“
    宋襄公说:“
    未可。”
    还不行。”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
    公伤股,门官歼焉。
    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皆咎公。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公曰:“
    襄公说:“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曰:“
    子鱼说:“
    君未知战。
    主公不懂得作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
    犹有惧焉!
    还有什么害怕的呢?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
    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
    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注释:

    〔宋公〕指宋襄公,前年至前年在位。
    〔大司马〕官名,掌管军政。当时宋襄公的庶兄子鱼任此职。
    〔天之弃商久矣〕宋国是商朝的后裔。从公元前世纪商朝灭亡到宋襄公时,中间经历四百多年。古人认为一个国家和部族的兴衰是由天意决定的。
    〔也已〕句末语气词连用,表示一种直陈肯定的语气。
    〔泓〕水名,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
    〔陈〕通“阵”。军队作战时摆开阵势,这里用作动词。
    〔门官〕古时保卫国君的近卫军官,平时守门,战时跟随国君。
    〔重伤〕对已经受伤的人再加伤害。
    〔禽〕通“擒”。
    〔二毛〕指头发花白的人。
    〔亡国之余〕宋国君主是商王的后裔,而商朝早已在公元前世纪就灭亡了,所以宋襄公这样说。
    〔鼓〕这里用作动词,鸣鼓进攻的意思。古代打仗,击鼓表示进攻。
    〔勍〕强劲有力。
    〔胡耈〕年老的人。
    〔如〕不如,下句“如”用法同。
    〔三军〕春秋时大国一般设置三军,称为中军左军和右军。这里泛指军队。
    〔金鼓〕古时作战用鼓声来鼓舞士气,表示进击;鸣金表示收兵。
    〔儳〕混乱。

左丘明相关作品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左丘明(春秋鲁国)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子鱼论战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