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
啊辉煌的周朝,登上那巍峨的山顶,
嶞山乔岳,允犹翕河。
眼前是丘陵峰峦,沇水沋水郃水与黄河共流。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
普天之下,所有周的封国疆土,
时周之命。
都服从周朝的命令。
题记:
就其内容而言,当为天子巡狩时祭祀山河之辞。而所谓巡狩,本来就包括镇压叛乱在内。诗中声称普天之下的疆土都归周室所有,是针对叛乱不服者而发的。所以这首诗当为周公平乱结束时所作。
原文: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
嶞山乔岳,允犹翕河。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
时周之命。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
啊辉煌的周朝,登上那巍峨的山顶,
嶞山乔岳,允犹翕河。
眼前是丘陵峰峦,沇水沋水郃水与黄河共流。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
普天之下,所有周的封国疆土,
时周之命。
都服从周朝的命令。
⑴皇:伟大。时:是,此。
⑵陟(zhì):登高。
⑶嶞(堕):低矮狭长的山。乔:高。岳:高大的山。
⑷允:通“沇”,沇水为古济水的上游。犹:通“沋”,沋水在雍州境内。翕:通“洽(hé)”;洽水又作郃水,流经陕西郃阳东注于黄河。河:黄河。
⑸敷:遍。
⑹裒(póu):包聚。时:世。对:封国,疆土。
⑺时:通“侍”,承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