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瓠瓜叶子随风摇,采下叶子来烹饪。
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一杯请客人品尝。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白头野兔肉质鲜嫩,烤着煨着味道香。
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一杯敬客人喝。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白头野兔肉质鲜嫩,烤着熏着成美味。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回敬显礼数。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
白头野兔肉质鲜嫩,煨着烤着更可口。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劝客人再饮一杯。
题记: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历来有较大分歧。《毛诗序》云:“大夫刺幽王也。上弃礼而不能行,虽有牲牢饔饩不肯用也,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废礼焉。”有人认为诗序的说法缺少文本依据,过于迂曲。从毛传、郑笺来看,当是庶人燕饮朋友之诗。也有人认为诗的作者是宴会中的一位客人。
原文: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瓠瓜叶子随风摇,采下叶子来烹饪。
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一杯请客人品尝。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白头野兔肉质鲜嫩,烤着煨着味道香。
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一杯敬客人喝。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白头野兔肉质鲜嫩,烤着熏着成美味。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回敬显礼数。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
白头野兔肉质鲜嫩,煨着烤着更可口。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君子家中备有淡酒,倒满劝客人再饮一杯。
〔幡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
〔瓠〕葫芦科植物的总称。
〔亨〕同“烹”。
〔斯首〕白头,兔小者头白。
〔炮〕将带毛的动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烧。
〔燔〕用火烤熟。
〔炙〕将肉类在火上熏烤使熟。
〔酢〕回敬酒。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