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经名:洞玄灵宝道要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之际。原系孝道派经书《总善孝子报恩成道经》中一篇,徒分出单行。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参校本:敦煌P.582《恳善孝子报恩成道经·道要品》抄本。
#1无:原作“元”,依敦煌本改。
#2敦煌本无“又曰”至“万物”十五字。
#3倦:敦煌本作“倦”。
#4玄:敦煌本作“元”。
#5玄:敦煌本作“元”。
#6蠹:敦煌本作“灵”。
#7如妬媿:敦煌本作“有妒魅”。
#8然:敦煌本作“灵”。
#9寒冱:敦煌本作“号呼”。
#10仪堂:敦煌本作“善男”。
#11於是真王:敦煌本作“是时六门”。
#12放:敦煌本在“放”字前有“於是真王”四字。
#13五色:敦煌本作“七色五色”。
#14室:教煌本作识。
#15然:教煌本作传”。
#16悟:敦煌本作寤”。
#17而:敦煌本作“孝”。
#18待:敦煌本作“守”。
#19为不待故,则有伏哀之恸:敦煌本作“是故则有伏衰。”
#20益:敦煌本作“变”。
#21尸:敦煌本作“死”。
#22涂:敦煌本作“荼”。
#23成:敦煌本作“诚”。
#24中有:敦煌本作“时中州”。
#25坟婴:敦煌本作“献婴”
#26交:敦煌本作“文”。
#27垮:敦煌本作“污”。
#28信:原作“言”,依教煌本本改。
#29失:原作“央”,依敦煌本本改。
#30女僮:敦煌本作“玉童”。
#31诚:敦煌本作“戒”。
#32太:教煌本作“泰”。
#33不修人道:敦煌本作“故不修人”。
#34身:敦煌本作“死”。
#35心:教煌本作“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