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隆中对》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陈寿

《隆中对》由陈寿创作

题记: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极为尖锐,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农民大起义。黄巾农民起义军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政治异常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割据一方,这就形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在割据混战的初期,曹操占据兖州、豫州(山东南部、河南),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北部),刘表占据荆州(湖北、湖南省),孙策占据江东(长江下游),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四川)。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公元207年,徐庶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并分析了天下形势。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原文:

隆中对

西晋-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里耕种,喜欢吟唱《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但当时的人并不认可这一点。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只有博陵的崔州平和颍川(今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很好,他们说诸葛亮确实有这样的才能。
      时先主屯新野。
      正巧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徐庶去拜见刘备,刘备非常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一般的人物,将军您愿意见他吗?”
    先主曰:“
    刘备说:“
    君与俱来。”
    您带他一起来吧。”
    庶曰:“
    徐庶说:“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个人只能由您亲自去拜访,不能委屈他让他上门来见您。
    将军宜枉驾顾之。”
    将军您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于是先帝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终于见到他。
    因屏人曰:“
    刘备让随从退下,说道:“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汉室的统治已经崩溃,奸臣当道,皇上被迫逃亡在外。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我无法估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服众,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但我希望能为天下人伸张正义。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而我的智慧和谋略有限,因此失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不过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放弃,您认为我该采取什么办法呢?”
      亮答曰:“
      诸葛亮回答说:“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自从董卓专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曹操和袁绍相比,名望要小得多。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但曹操最终能够打败袁绍,以弱胜强,这不仅是因为天时有利,也是因为人的谋略得当。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号令诸侯,确实难以与他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经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又有贤能之人辅佐,因此孙权可以作为我们的外援,但不要试图谋取他的地盘。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荆州北靠汉水和沔水,一直延伸到南海的物资都能获取,东面与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通往巴郡和蜀郡,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您有意去占领它吗?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高祖正是依靠它建立了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占据汉中,那里的人民富裕,资源充足,但刘璋不懂得珍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将军您是皇室后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如果您能广泛招揽英雄,渴求贤才,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之地,与西边的少数民族交好,安抚南方的部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改革政治;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大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而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会不用竹篮装着食物,用壶盛着酒来迎接您的军队呢?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的天下也就可以复兴了。”
      先主曰:“
      刘备听后说道:“
    善!”
    好!”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他和诸葛亮的关系日益亲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关羽和张飞等人对此感到不满,刘备劝解他们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
    愿诸君勿复言。”
    希望你们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羽、飞乃止。
    关羽和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注释:


    (1)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13公里古隆中。
    (2)对:回答、应对。
    (3)亮: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人。
    (4)躬:亲自。陇亩:田地。
    (5)好(hào):喜爱。为:唱。
    (6)《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
    (7)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8)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9)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
    (10)惟:只有。友善:友好,关系好。
    (11)信然:确实这样。
    (12)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
    (13)新野:现河南省新野县。
    (14)器:器重、重视。
    (15)谓:对,说,告诉。
    (16)岂:大概,是否。
    (17)之:代词,代诸葛亮。
    (18)与俱来:与(之)俱来,和(他)一起来。俱。一起。
    (19)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
    (20)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21)枉(wǎng)驾:屈尊。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22)顾:拜访。由是:因此。
    (23)遂(suì):于是,就。
    (24)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25)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
    (26)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27)汉室倾颓:指汉朝统治崩溃、衰败。
    (28)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29)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29)东汉的京城本来在洛阳,董卓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到陕西长安,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许昌。
    (30)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31)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32)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
    (33)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然:然而。犹:仍,还。已:停止,罢休。
    (34)谓:认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35)出:产生。自:从。
    (36)已来:已,通“以”,表时间。跨:占据。
    (37)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38)比于:同,相比。
    (39)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40)克:战胜。为:以为,变成。者:的原因。
    (41)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
    (42)谋:筹划。今:现 在。
    (43)挟(xié):挟持,控制。
    (44)令:号令。
    (45)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6)此:这。诚:的确。
    (47)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
    (48)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49)贤能为之用:为:被。
    (50)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51)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52)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
    (53)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54)殆(dài):大概。
    (55)资:资助,给予。
    (56)所以:用来。
    (57)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58)险塞(sài) :险峻的要塞。
    (59)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60)高祖:刘邦。
    (61)因:依靠,凭。
    (62)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63)殷:兴旺富裕。
    (64)而:但是。
    (65)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6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它“帝室之胄”。
    (67)信义:信用道义。
    (68)著:闻名。
    (69)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70)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71)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和好。
    (72)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
    (73)内:对内。
    (74)修:治理。
    (75)政理:政治。
    (76)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77)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78)身:亲自。
    (79)川:平野。
    (80)箪食壶浆: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81)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82)日:一天天。
    (83)悦:高兴。
    (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85)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6)犹:好像。
    (87)愿:希望。
    参考资料:
           1、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3[1].隆中对原文及翻译.中华文本库.2014-08-25                      

陈寿相关作品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陈寿(西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

    隆中对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