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李章武传》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李景亮

《李章武传》由李景亮创作

原文:

李章武传

唐代-李景亮

  李章武,字飞,其先中山人。生而敏博,遇事便了。工文学,皆得极至。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与清河崔信友善。信亦雅士,多聚古物,以章武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晋之张华。
  贞元三年,崔信任华州别驾,章武自长安诣之。数日,出行,于市北街见一妇人,甚美。因绐信云:“须州外与亲故知闻。”遂赁舍于美人之家。主人姓王,此则其子妇也,乃悦而私焉。居月余日,所计用直三万余,子妇所供费倍之。既而两心克谐,情好弥切。无何,章武系事,告归长安,殷勤叙别。章武留交颈鸳鸯绮一端,仍赠诗曰:“鸳鸯绮,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子妇答白玉指环一,又赠诗曰:“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章武有仆杨果者,子妇赍钱一千,以奖其敬事之勤。
  既别,积八九年。章武家长安,亦无从与之相闻。至贞元十一年,因友人张元宗寓居下邽县,章武又自京师与元会。忽思曩好,乃回车涉渭而访之。日暝,达华州,将舍于王氏之室。至其门,则阒无行迹,但外有宾榻而已。章武以为下里,或废业即农,暂居郊野;或亲宾邀聚,未始归复。但休止其门,将别适他舍。见东邻之归,就而访之。乃云:“王氏之长老,皆舍业而出游,其子妇没已再周矣。”又详与之谈,即云:“某姓杨,第六,为东邻妻。”复访郎何姓。章武具语之。又云:“曩曾有傔,姓杨名果乎?”曰:“有之。”因泣告曰:“某为里中妇五年,与王氏相善。尝云:‘我夫室犹如传舍,阅人多矣。其于往来见调者,皆殚财穷产,甘辞厚誓,未尝动心。顷岁有李十八郎,曾舍于我家。我初见之,不觉自失。后遂私侍枕席,实蒙欢爱。今与之别累年矣。思慕之心,或竟日不食,终夜无寝。我家人故不可托,复被彼夫东西,不时会遇。脱有至者,愿以物色名氏求之。如不参差,相托祗奉,并语深意。但有仆夫杨果,即是。’不二三年,子妇寝疾。临死,复见托曰:‘我本寒微,曾辱君子厚顾,心常感念。久以成疾,自料下治。曩所奉托,万一至此,愿申九泉衔恨,千古睽离之叹。仍乞留止此,冀神会于髣髴之中。’”章武乃求邻妇为开门,命从者市薪刍食物。方将具茵席,忽有一妇人,持帚,出房扫地。邻妇亦不之识。章武因访所从者,云:“是舍中人。”又逼而诘之,即徐曰:“王家亡妇感郎恩情深,将见会。恐生怪怖,故使相闻。”章武许诺,云:“章武所由来者,正为此也。虽显晦殊途,人皆忌惮,而思念情至,实所不疑。”言毕,执帚人欣然而去,逡巡映门,即不复见。乃具饮馔,呼祭。自食饮毕,安寝。
  至二更许,灯在床之东南,忽尔稍暗,如此再三。章武心知有变,因命移烛背墙,置室东西隅。旋闻室北角悉窣有声,如有人形,冉冉而至。五六步,即可辨其状。视衣服,乃主人子妇也。与昔见不异,但举止浮急,音调轻清耳。章武下床,迎拥携手,款若平生之欢。自云:“在冥录以来,都忘亲戚。但思君子之心,如平昔耳。”章武倍与狎昵,亦无他异。但数请令人视明星,若出,当须还,不可久住。每交欢之暇,即恳托在邻妇杨氏,云:“非此人,谁达幽恨?”至五更,有人告可还。子妇泣下床,与章武连臂出门,仰望天汉,遂呜咽悲怨。却入室,自于裙带上解锦囊,囊中取一物以赠之。其色绀碧,质又坚密,似玉而冷,状如小叶。章武不之识也。子妇曰:“此所谓‘靺鞨宝’,出昆仑玄圃中。彼亦不可得。妾近于西岳与玉京夫人戏,见此物在众宝珰上,爱而访之。夫人遂假以相授,云:‘洞天群仙每得此一宝,皆为光荣。’以郎奉玄道,有精识,故以投献。常愿宝之。此非人间之有。”遂赠诗曰:“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愿郎更回抱,终天从此诀。”章武取白玉宝簪一以酬之,并答诗曰:“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因相持泣,良久。子妇又赠诗曰:“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章武答曰:“后期杳无约,前恨已相寻。别路无行信,何因得寄心?”曲叙别讫,遂却赴西北隅。行数步,犹回头拭泪。云:“李郎无舍,念此泉下人。”复哽咽伫立,视天欲明,急趋至角,即不复见。但空室窅然,寒灯半灭而已。
  章武乃促装,却自下邽归长安武定堡。下邽郡官与张元宗携酒宴饮,既酣,章武怀念,因即事赋诗曰:“水不西归月暂圆,令人惆怅古城边。萧条明早分歧路,知更相逢何岁年。”吟毕,与郡官别。独行数里,又自讽诵。忽闻空中有叹赏,音调凄恻。更审听之,乃王氏子妇也。自云:“冥中各有地分。今于此别,无日交会。知郎思眷,故冒阴司之责,远来奉送,千万自爱!”章武愈感之。
  及至长安,与道友陇西李助话,亦感其诚而赋曰:“石沉辽海阔,剑别楚天长。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章武即事东平丞相府,因闲,召玉工视所得靺鞨宝,工亦知。不敢雕刻。后奉使大梁,又召玉工,粗能辨,乃因其形,雕作槲叶象。奉使上京,每以此物贮怀中。至市东街,偶见一胡僧,忽近马叩头云:“君有宝玉在怀,乞一见尔。”乃引于静处开视,僧捧玩移时,云:“此天上至物,非人间有也。”
  章武后往来华州,访遗杨六娘,至今不绝。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李章武,字飞,其先中山人。
      李章武,字飞,他的祖先是中山人。
    生而敏博,遇事便了。
    生来敏明博学,遇事便能搞明白。
    工文学,皆得极至。
    非常有学问,有极高的水平。
    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虽然弘扬大道自视清高,却不愿整洁修饰,而容貌娴雅美好,又很温和。
    与清河崔信友善。
    与清河的崔信友好。
    信亦雅士,多聚古物,以章武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晋之张华。
    崔信也是个高雅的人,收集了很多古物,因为李章武精细敏捷,每当拜访辨析论说,都能透彻地说出其深远微妙之处,探索其根源,当时人把他比作晋朝的张华。
      贞元三年,崔信任华州别驾,章武自长安诣之。
      贞元三年,崔信担任华州佐史,李章武从长安来到这里。
    数日,出行,于市北街见一妇人,甚美。
    几天后,在外行走,在市场北街见一妇人很美。
    因绐信云:“
    于是谎骗崔信说:“
    须州外与亲故知闻。”
    到城外与亲朋好友在一起。”
    遂赁舍于美人之家。
    于是在美人家租了房子。
    主人姓王,此则其子妇也,乃悦而私焉。
    主人姓王,那美人是他儿媳妇,高兴地和她私通。
    居月余日,所计用直三万余,子妇所供费倍之。
    住了一个多月,花费计有三万多,为美人花费的还要加倍。
    既而两心克谐,情好弥切。
    随即两人能和谐相处,感情更加深切。
    无何,章武系事,告归长安,殷勤叙别。
    不久,李章武涉有事情缠身,告别回长安。
    章武留交颈鸳鸯绮一端,仍赠诗曰:“
    情意深厚的话别,李章武留给她交颈鸳鸯细绫一匹,又赠诗道:“
    鸳鸯绮,知结几千丝?
    鸳鸯绮,知结几千丝。
    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
    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
    子妇答白玉指环一,又赠诗曰:“
    妇人答谢白玉环一个,又赠诗道:“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章武有仆杨果者,子妇赍钱一千,以奖其敬事之勤。
    李章武有个仆人叫杨果,妇人给他钱一千,用来奖励他做事勤奋。
      既别,积八九年。
      分别后,已有八九年。
    章武家长安,亦无从与之相闻。
    李章武家住长安,也没有机会和妇人互通信息。
    至贞元十一年,因友人张元宗寓居下邽县,章武又自京师与元会。
    到贞元十一年,因为友人张元宗住在下邽县,李章武又从京城去与张元宗会面。
    忽思曩好,乃回车涉渭而访之。
    忽然想起过去相好的妇人,就回转车头渡过渭水去拜访。
    日暝,达华州,将舍于王氏之室。
    天黑到华州,要住在王氏家。
    至其门,则阒无行迹,但外有宾榻而已。
    到她家门口,寂静没有行迹,只是在外面有宾客下榻处而已。
    章武以为下里,或废业即农,暂居郊野;
    李章武以为他们到乡下务农去了,暂时住在郊外。
    或亲宾邀聚,未始归复。
    或者亲朋好友邀请聚会,还没回来,就在她家门前停留。
    但休止其门,将别适他舍。
    将要离别到其它地方住宿。
    见东邻之归,就而访之。
    看见她家东边的邻居回来,走近询问。
    乃云:“
    说:“
    王氏之长老,皆舍业而出游,其子妇没已再周矣。”
    王氏的长者,已舍弃家产外出游历,他儿媳妇死去已两年了。”
    又详与之谈,即云:“
    又详细和她交谈,她说:“
    某姓杨,第六,为东邻妻。”
    我姓杨,排行第六,是东边邻居的妻子。”
    复访郎何姓。
    又问李章武姓氏。
    章武具语之。
    李章武都告诉了她。
    又云:“
    又说:“
    曩曾有傔,姓杨名果乎?”
    从前曾有仆人,姓杨名果吗?”
    曰:“
    答:“
    有之。”
    有。”
    因泣告曰:“
    于是哭诉道:“
    某为里中妇五年,与王氏相善。
    我做家里的媳妇已经五年,与王氏彼此交好。
    尝云:“
    她曾说:“
    我夫室犹如传舍,阅人多矣。
    我丈夫家就象旅店,阅人无数。
    其于往来见调者,皆殚财穷产,甘辞厚誓,未尝动心。
    其中来往调戏的人,都用尽了钱财,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不曾动心。
    顷岁有李十八郎,曾舍于我家。
    近年,有个李十八郎,曾经住在我家。
    我初见之,不觉自失。
    我初见他,不觉失身于他。
    后遂私侍枕席,实蒙欢爱。
    以后与他私通,确实蒙受他的欢心喜爱。
    今与之别累年矣。
    现在和他分别多年。
    思慕之心,或竟日不食,终夜无寝。
    怀念之心,有时竟一天不吃饭,整夜睡不着觉。
    我家人故不可托,复被彼夫东西,不时会遇。
    我家人当然不能托咐,他非东即西地奔波,没有时间相见了。
    脱有至者,愿以物色名氏求之。
    偶尔有机会来到,希望靠外表姓名证明。
    如不参差,相托祗奉,并语深意。
    如无差错,拜托敬奉,并说明我的深情厚意。
    但有仆夫杨果,即是。
    只要有仆人杨果的就是。’
    不二三年,子妇寝疾。’
    不过二三年时间,她卧病不起。
    临死,复见托曰:“
    临死,又拜托说:“
    我本寒微,曾辱君子厚顾,心常感念。
    我本出身寒微,曾承蒙君子厚爱,心常感激思念。
    久以成疾,自料下治。
    久而成疾,自己料想不能好了。
    曩所奉托,万一至此,愿申九泉衔恨,千古睽离之叹。
    从前所托咐的,万一他到此,请表明我在九泉之下心中的怨恨,千古离别的感叹。
    仍乞留止此,冀神会于髣髴之中。
    仍然要求留在这里,希望神会在冥冥之中似乎要帮助我。’
    ”章武乃求邻妇为开门,命从者市薪刍食物。’
    ”李章武要求邻妇将门打开,让跟从的人买薪柴、牧草和食品。
    方将具茵席,忽有一妇人,持帚,出房扫地。
    正要整理床褥,忽然有一妇人拿着笤帚出房扫地。
    邻妇亦不之识。
    邻居妇人也不认识。
    章武因访所从者,云:“
    李章武于是问跟从的人,说:“
    是舍中人。”
    是屋里的人。”
    又逼而诘之,即徐曰:“
    又走近问她,就慢慢地说:“
    王家亡妇感郎恩情深,将见会。
    王家已死的媳妇,感谢你的恩情深厚,要来与你相会。
    恐生怪怖,故使相闻。”
    恐怕你惊异恐惧,所以让你先知道。”
    章武许诺,云:“
    李章武应承说:“
    章武所由来者,正为此也。
    我来此的原因,正是为此。
    虽显晦殊途,人皆忌惮,而思念情至,实所不疑。”
    虽然是阴阳殊途,人都顾忌畏惧,可是思念之情到了极点,确实不能怀疑。”
    言毕,执帚人欣然而去,逡巡映门,即不复见。
    说完,拿笤帚的人非常愉快地走了,又有所顾虑徘徊不前而被门遮住,立即不见了。
    乃具饮馔,呼祭。
    于是准备了饮食,招呼祭祀。
    自食饮毕,安寝。
    自己吃喝完毕,就寝。
      至二更许,灯在床之东南,忽尔稍暗,如此再三。
      到二更时分,放在床东南边的那盏灯,忽然暗了下来,接着又暗了几下。
    章武心知有变,因命移烛背墙,置室东西隅。
    李章武心知有变,于是让人移动灯烛离开墙壁,放到屋子的东边和西边。
    旋闻室北角悉窣有声,如有人形,冉冉而至。
    很快就听到屋子的北角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好像有人影,慢慢地走过来。
    五六步,即可辨其状。
    离有五六步远的时候,就可分辨清她的形状。
    视衣服,乃主人子妇也。
    看衣服,是主人的儿媳,与从前见着的时候没两样。
    与昔见不异,但举止浮急,音调轻清耳。
    只是举止浮躁,音调轻柔而清脆。
    章武下床,迎拥携手,款若平生之欢。
    李章武下床,迎接拥抱拉手,真诚就像原来一样的高兴。
    自云:“
    她自语道:“
    在冥录以来,都忘亲戚。
    到阴间以来,都忘掉了亲戚。
    但思君子之心,如平昔耳。”
    只是思念你的心,还像过去一样。”
    章武倍与狎昵,亦无他异。
    李章武加倍与她亲热,与别人也没有不一样。
    但数请令人视明星,若出,当须还,不可久住。
    只是多次让人看启明星,如果出来,就必须回去,不可久住。
    每交欢之暇,即恳托在邻妇杨氏,云:“
    每次在交欢的空闲时,就提起恳求邻妇杨氏的事,说:“
    非此人,谁达幽恨?”
    不是这人,谁能明白我深藏心中的怨恨。”
    至五更,有人告可还。
    到了五更,有人告诉应该回去了。
    子妇泣下床,与章武连臂出门,仰望天汉,遂呜咽悲怨。
    她哭泣下床,与李章武挽臂出门,仰望银河,于是呜咽悲伤怨恨。
    却入室,自于裙带上解锦囊,囊中取一物以赠之。
    退回屋里,从裙带上解下锦囊,在囊中取出一物赠给他。
    其色绀碧,质又坚密,似玉而冷,状如小叶。
    那颜色深青透红,质地紧硬,像玉且凉,形状像小叶子。
    章武不之识也。
    李章武不认识。
    子妇曰:“
    她说:“
    此所谓‘靺鞨宝’,出昆仑玄圃中。
    这就是所说的‘靺鞨宝’,出自昆仑山顶。
    彼亦不可得。
    这也不易得到。
    妾近于西岳与玉京夫人戏,见此物在众宝珰上,爱而访之。
    我最近在西岳与玉京夫人游玩,看见此物在宝物堆里,爱不释手问她。
    夫人遂假以相授,云:“
    夫人就赞美宝物一番并把它送给我,说:“
    洞天群仙每得此一宝,皆为光荣。
    洞天群仙每得到昆仑山顶的一件宝贝,都是很光荣的。’
    以郎奉玄道,有精识,故以投献。’
    因为你信奉道教,有精确的见解,所以把它进献给你。
    常愿宝之。
    平素的志愿就是你能把它当成宝贝。
    此非人间之有。”
    这不是人间有的。”
    遂赠诗曰:“
    就赠诗道:“
    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
    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
    愿郎更回抱,终天从此诀。”
    愿郎更回报,终无从此诀。”
    章武取白玉宝簪一以酬之,并答诗曰:“
    李章武取出一个白玉宝簪子用来酬谢她,并答诗道:“
    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
    分从幽显隔,岂谓有佳期。
    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
    宁辞重重别,所叹去何之。”
    因相持泣,良久。
    两人相互站立哭泣良久。
    子妇又赠诗曰:“
    她又赠诗道:“
    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
    昔辞怀后会,今别便终天。
    新悲与旧恨,千古闭穷泉。”
    新悲与旧恨,千古闲穷泉。”
    章武答曰:“
    李章武答道:“
    后期杳无约,前恨已相寻。
    后期杳无约,前恨已相寻。
    别路无行信,何因得寄心?”
    别路无行信,何因得寄心。”
    曲叙别讫,遂却赴西北隅。
    缠绵悱恻地话别之后,她就走向西北角。
    行数步,犹回头拭泪。
    走了几步,还回头擦着眼泪。
    云:“
    说:“
    李郎无舍,念此泉下人。”
    李郎不要舍弃我,想着我这九泉之下的人。”
    复哽咽伫立,视天欲明,急趋至角,即不复见。
    又哽咽站立良久,看天要亮了,急忙奔到角落,立即就不见了。
    但空室窅然,寒灯半灭而已。
    只有幽深遥远的空屋,寒夜里的孤灯忽明忽暗。
      章武乃促装,却自下邽归长安武定堡。
      李章武急忙整顿行装,将要从下邽回归长安武定堡。
    下邽郡官与张元宗携酒宴饮,既酣,章武怀念,因即事赋诗曰:“
    下邽郡官和张元宗提着酒请他,酒喝得很畅快时,李章武思念她,于是以当前事物为题材赋诗道:“
    水不西归月暂圆,令人惆怅古城边。
    水不西归月暂圆,令人惆怅古城边。
    萧条明早分歧路,知更相逢何岁年。”
    萧条明早分歧路,知更相逢何岁年。”
    吟毕,与郡官别。
    吟罢,与郡官告别。
    独行数里,又自讽诵。
    独自行走了几里地,又抑扬顿挫地诵读起来。
    忽闻空中有叹赏,音调凄恻。
    忽然听到空中有人赞叹称赏,音调因情景凄凉而悲伤。
    更审听之,乃王氏子妇也。
    仔细听之,原是王家儿媳。
    自云:“
    自语道:“
    冥中各有地分。
    冥府中各有领地。
    今于此别,无日交会。
    今天在此分别,没有时间再相会了。
    知郎思眷,故冒阴司之责,远来奉送,千万自爱!”
    知道你眷念我,所以冒着被阴间责罚的危险,远道而来相送,你千万要自爱。”
    章武愈感之。
    李章武更加感动。
      及至长安,与道友陇西李助话,亦感其诚而赋曰:“
      等到了长安,与道友陇西的李助说起这事,还感激她的真诚而赋道:“
    石沉辽海阔,剑别楚天长。
    石沉辽海阔,剑别楚天长。
    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
    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
    章武即事东平丞相府,因闲,召玉工视所得靺鞨宝,工亦知。
    李章武后来在东平丞相府做事,空闲时叫玉工看他所得的那块宝玉。
    不敢雕刻。
    玉工也知道这玉,但不敢雕刻。
    后奉使大梁,又召玉工,粗能辨,乃因其形,雕作槲叶象。
    后来奉命到大梁去,又召来玉工,粗略能辨认,就根据它的形状,雕成檞叶的形状。
    奉使上京,每以此物贮怀中。
    奉命到京城,常把此物放在怀里。
    至市东街,偶见一胡僧,忽近马叩头云:“
    到了市东街上,偶然看见一个胡僧,忽然靠近马叩头说:“
    君有宝玉在怀,乞一见尔。”
    你有宝玉在怀里,请求看一看。”
    乃引于静处开视,僧捧玩移时,云:“
    就领他到安静的地方拿出让他看,胡僧捧着欣赏一段时间,说:“
    此天上至物,非人间有也。”
    这是天上极好的宝物,人间是没有的。”
      章武后往来华州,访遗杨六娘,至今不绝。
      后来,李章武常到华州来,探望馈赠感谢王氏儿媳的邻居杨六娘,至今未停。

李景亮相关作品
      李章武,字飞,其先中山人。生而敏博,遇事便了。工文学,皆得极至。虽弘道自高...
    打印版文档下载
    李景亮(唐代)
    暂无
    李章武传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