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橡媪叹》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皮日休

《橡媪叹》由皮日休创作

原文:

橡媪叹

唐代-皮日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秋意深沉,橡树结的果子早已熟透,一颗一颗散落在荒芜的山冈上。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一个驼背的,花白头发的老婆婆,一大清早就踩着冷冷的秋霜,在山坡上捡橡子。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老人家行动不便,手脚很不利索,整整一天,不过捡了一小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我问她,“老妈妈,你捡这些橡子做什么用,”她回答,“回去晒干,再蒸一蒸,用来做过冬的粮食。”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老人一家在山前本来有几亩稻田,今年收成不错,沉甸甸的稻穗香气袭人!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小心的收割、舂米,官家来收秋粮时。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全部拿出来,一点也没有私留。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可是,为什么明明一石多的大米,官家的称量出来竟然只有五斗!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这些贪官污吏狡黠无耻,罪大恶极!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他们拿官粮来放私债,等连本带利收回,又放到官家的粮仓里面。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一年又一年,他们就做着这样的无本生意,可怜老婆婆这样的人家还有多少,从冬天到来年,只有用难以下咽、毫无营养的橡子来欺骗自己的肚子。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我听说春秋时齐国有个虚伪的贵族,叫田成,他假装仁义,道貌岸然,最后还是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可是现在,有些人连这样的假仁假义也不愿意做了,看着老婆婆远去的消瘦的背影,不知不觉,眼泪流下来。

    注释:

    橡媪:拾橡子的老妇人。

    橡子:橡树(又名栎树)的果实,苦涩难食。

    榛芜冈:草木丛杂的山冈。

    伛偻(yǔlǚ):驼背弯腰的样子。黄发:指年老。

    盈掬(jū):满一捧。掬:一捧。

    尽日:一整天。

    曝(pù):晒。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袭人香:指稻香扑鼻。

    细获:仔细地收割、拣选。精舂(chōng):精心地用杵臼捣去谷粒的皮壳。

    玉璫:玉制的耳坠。这里用以比米粒的晶莹洁白。

    持之:拿它。之,指米。纳于官:交纳给官府。

    私室:指农民自己家里。无仓箱:犹言颗粒不存。仓箱:装米的器具。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不避赃:犹言公然贪赃。

    农时:春耕播种时节。作私债:指贪官狡吏把官仓的粮食放私债进行盘剥。

    诳饥肠:哄哄饥肠辘辘的肚子。诳:哄骗。

    诈仁:假仁。

    吁嗟(xūjiē):感叹声。

皮日休相关作品
      皮子尝谓心为已帝,耳目为辅相,四支为诸侯。已帝苟不德,则辅相叛,诸侯乱。古...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 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 ...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 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
    打印版文档下载
    皮日休(唐代)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

    橡媪叹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