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题金楼子后》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李煜

《题金楼子后》由李煜创作

原文:

题金楼子后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

  梁元帝谓:王仲宣昔在荆州,著书数十篇。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后西魏破江陵,帝亦尽焚其书,曰:文武之道,尽今夜矣。何荆州坏焚书二语,先后一辙也。诗以慨之。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梁元帝谓:
      梁元帝曾说:
    王仲宣昔在荆州,著书数十篇。
    王粲在荆州为刘表效命时作了数十篇文章。
    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
    后来荆州被攻破,王粲便将自己的文章全部烧毁,仅留了一篇,当时的文人名士看到后都称赞写得好,但是遗憾不能看到全貌。
    后西魏破江陵,帝亦尽焚其书,曰:
    后来都城江陵被西魏宇文泰带兵攻陷,梁元帝也将自己所藏的书全部焚毁,说:
    文武之道,尽今夜矣。
    文王武王的治国修身之道,到今夜完全消失了。
    何荆州坏焚书二语,先后一辙也。
    为什么与荆州沦陷时焚毁书籍的事情如出一辙啊。
    诗以慨之。
    于是作诗表示感慨。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王粲和梁元帝十分爱惜自己收藏的书籍,但在自己所在的城池被攻陷以后,却一把火烧掉了自己所有的珍藏。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未赶尽杀绝,才能使那些残留的诗文保存到今天。
        

    注释:

    这是李煜读梁元帝萧绎所撰的《金楼子》后题写其书后的一首诗。据诗前小序,李煜《金楼子》后,对读《金楼子》所述的焚书事件深有感慨,便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见于宋代无名氏的《枫窗小牍》,云:“余尝见内库书《金楼子》有李后主手题曰:梁元帝谓王仲宣……”可见,《枫窗小牍》作者曾在皇家书库见过梁元帝的《金楼子》,而此书正是赵匡胤从南唐那里掠夺来的,显然曾为李煜所有。据此,此诗当作于李煜入宋之前,也可能是即位之前所作。


李煜相关作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李煜(五代十国·南唐)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

    题金楼子后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