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八阵图》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杜甫

《八阵图》由杜甫于 766年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创作

题记:

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原文:

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国时期,你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创造了八阵图,让你的威名永远载入史册。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江水滚滚向东流,却怎么也冲不掉你留下的石阵,千古以来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灭吴的大计未能实现。

    注释:

    〔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盖〕超过。
    〔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平仄:


    原始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古韵平仄:平仄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注:图『七虞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通平,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古韵平仄:平平仄通仄,通仄仄平平。 注:吴『七虞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仄仄,通仄平平平。

    重复字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相关作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八阵图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