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送杨氏女》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韦应物

《送杨氏女》由韦应物创作

题记: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此时大女儿要嫁的夫家路途遥远,当此离别之际,心中自然无限感伤。然而女儿出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临行前,诗人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原文:

送杨氏女

唐代-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我整天都沉浸在忧愁和悲伤之中,因为我的女儿即将远嫁到遥远的地方。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今天她就要启程去做新娘,乘着小船逆流而上。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你和姐姐从小就没有母亲的照料,想到这一点,我就更加温柔地抚养你们。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妹妹一直靠姐姐拉扯长大,如今两人分别,泪流满面。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女儿长大了终究要出嫁,我也难以再留住你。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你从小缺少母亲的教导,侍奉婆婆的事情让我颇为担心。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幸好你的夫家家风良好,他们会体谅包容你的不足。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安于清贫、乐于节俭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嫁妆自然也无法做到十分丰厚。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希望你能孝顺长辈,遵守妇道,言行举止都要符合时下的风尚。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今天早晨我们父女就要分别,不知道下次再见会是什么时候。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平时在家忧伤还能自己调节,可临别时的感伤却难以抑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回到家看到孤零零的小女儿,悲哀的泪水顺着帽带不停地往下流。

    注释:

    〔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永日〕整天。
    〔戚戚〕悲伤忧愁。
    〔行〕出嫁。
    〔悠悠〕遥远。
    〔溯〕逆流而上。
    〔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
    〔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
    〔内训〕母亲的训导。
    〔事姑〕侍奉婆婆。
    〔贻〕带来。
    〔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任恤〕信任体恤。
    〔庶〕希望。
    〔尤〕过失。
    〔尚〕崇尚。
    〔资从〕指嫁妆。
    〔待〕一作“在”。
    〔周〕周全,完备。
    〔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
    〔猷〕规矩礼节。
    〔尔〕你,指大女儿。
    〔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闲暇时日。
    〔自遣〕自我排遣。
    〔临感〕临别感伤。
    〔零泪〕落泪。
    〔缘〕通“沿”。
    〔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参考资料〕
    〔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平仄:

    原句:永日方戚戚 出行复悠悠 
    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平 

    原句:女子今有行 大江溯轻舟 
    平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平 

    原句:尔辈苦无恃 抚念益慈柔 
    平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原句:幼为长所育 两别泣不休 
    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 

    原句:对此结中肠 义往难复留 
    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平 

    原句:自小阙内训 事姑贻我忧 
    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 

    原句:赖兹托令门 任恤庶无尤 
    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 

    原句:贫俭诚所尚 资从岂待周 
    平仄: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原句:孝恭遵妇道 容止顺其猷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原句:别离在今晨 见尔当何秋 
    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 

    原句:居闲始自遣 临感忽难收 
    平仄:平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平 

    原句:归来视幼女 零泪缘缨流 
    平仄:平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仄,仄通仄平平。 注:悠『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通,仄平仄平平。 注:舟『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柔『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古韵平仄:仄通通仄仄,仄仄仄通平。 注:休『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通仄仄,仄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古韵平仄:仄仄仄通平,仄仄通仄平。 注:留『十一尤平声』 注:留『二十六宥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通平,仄仄通仄平。

    原始诗句: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古韵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注:忧『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古韵平仄:仄平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注:尤『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通平,通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古韵平仄:平仄平仄仄,平通仄仄平。 注:周『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通仄平。

    原始诗句: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注:猷『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古韵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通平平。 注:秋『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通平平。

    原始诗句: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通平。 注:收『十一尤平声』 注:收『二十六宥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通平。

    原始诗句: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通平平。 注:流『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重复字体:
    永日方
    大江溯轻舟辈苦抚念益慈柔为长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贫俭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离在当何秋居闲始临感忽归来视零泪缘缨流

韦应物相关作品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韦应物(唐代)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

    送杨氏女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