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夕阳缓缓沉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瞬间变得昏暗而宁静。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月光洒在松林间,更添夜晚的清凉,风声与泉声交织,显得格外清晰。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山中的樵夫几乎都已离去,烟霭缭绕中,鸟儿也刚刚归巢休息。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丁大约好了今晚来寺里借宿,我独自抚琴,站在山路上静静等你。
题记:
此诗写作年代待考,其背景是这样:孟浩然住在僧人业师的庙里,他的朋友丁大(可能是丁凤,有才华而不得志)约定晚上来庙里和他共宿。天快黑了,丁大还没有来,孟浩然就除庙等候他,并作此诗记其事。
原文: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夕阳缓缓沉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瞬间变得昏暗而宁静。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月光洒在松林间,更添夜晚的清凉,风声与泉声交织,显得格外清晰。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山中的樵夫几乎都已离去,烟霭缭绕中,鸟儿也刚刚归巢休息。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丁大约好了今晚来寺里借宿,我独自抚琴,站在山路上静静等你。
〔业师〕法名业的僧人。一作“来公”。
〔山房〕僧人居所。
〔期〕一作“待”。
〔度〕过落。
〔壑〕山谷。
〔倏〕一下子。
〔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樵人〕砍柴的人。
〔烟〕炊烟和雾霭。一作“磴”。
〔之〕此。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宿来〕一作“未来”。
〔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原句: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
原句: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平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平
原句: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
原句: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平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古韵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通。 注:暝『九青平声』 注:暝『二十五径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平仄,平仄平仄平。
原始诗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古韵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通。 注:听『九青平声』 注:听『十二吻上声』 注:听『二十五径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仄通,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注:定『二十五径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古韵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注:径『九青平声』 注:径『二十五径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重复字体: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