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闺怨》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王昌龄

《闺怨》由王昌龄创作

题记: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原文: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繁体版(已校对):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深闺里的年轻女子,一直无忧无虑,春天来了,她精心梳妆打扮,独自一人登上翠绿的楼阁。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突然看见路边杨柳的新绿,心里一阵难受,唉,真后悔让夫君远行去追求功名。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凝妆〕盛妆。
    〔陌头〕路边。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
    〔悔教〕后悔让〕

    平仄:


    原始诗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古韵平仄:平通仄仄通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楼『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通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通平仄仄平平。 注:侯『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平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相关作品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王昌龄(唐)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

    闺怨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