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望蓟门》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祖咏

《望蓟门》由祖咏创作

题记:

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

原文:

望蓟门

唐代-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望蓟门繁体版(已校对):

    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月,海畔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登上燕台远望,心中不禁感到震撼,笳鼓喧嚣之处原来是汉将的兵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里积雪笼罩着刺骨的寒光,边塞的晨曦映照出飘扬的旌旗。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战场上的烽火连绵不断,遮蔽了边塞的明月,南至渤海,北接云山,都环绕着蓟门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年轻时虽未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但若论功名,我也愿效仿终军主动请缨报国。

    注释:

    〔蓟门〕在今北京西南,唐时属范阳道所辖,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客〕诗人自称。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危旌〕高扬的旗帜。
    〔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一去〕一作“一望”。
    〔危旌〕高扬的旗帜。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缨〕绳。

祖咏相关作品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
    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 夕照明残垒,寒潮涨古濠。 就田看鹤大,隔水见僧高。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祖咏(唐代)

      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

    望蓟门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