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诲学说》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欧阳修

《诲学说》由欧阳修创作

原文:

诲学说

北宋-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玉不琢,不成器;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
    人不学,不知道。
    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注释:

    诲学:有说教、学习的意思。

    成:成为;变成。

    琢:雕刻。

    器:器具,有用的东西。

    然:表转折,但是

    知:明白,懂得

    道:道理,也指学问。

    之:在这里意为“的”。

    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 德:品行,这里借指特性。

    害:妨碍;影响。

    性:本性。

    因物:受外界事物影响。

    迁:改变。

    舍:放弃。

    念:考虑;思考,这里指“重视”


欧阳修相关作品
      臣伏见朝廷擢用韩琦、范仲淹为枢密副使,万口欢呼,皆谓陛下得人矣。然韩琦禀性...
      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一老应无却少人。   风和月好。办得黄...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
    打印版文档下载
    欧阳修(北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

    诲学说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