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大有·九日》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潘希白

《大有·九日》由潘希白创作

题记:

宋亡后不少文人归隐不仕,词中常多有归隐抒怀之作,该词词人抒写了重阳节时伤秋思归的意绪,满篇衰飒之气,有悯时伤世之慨。

原文:

大有·九日

宋代-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
      古老的戏马台前,在竹篱下采菊酿酒,岁月流逝,我问今天是什么时节,才知又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
    我正好归来,南山一片苍翠依旧。
    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昨夜在窗下听着风雨交加,都不像登临的时候。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我像宋玉一样因悲秋而愁苦,又像卫玠一般为忧时而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
      我佩戴了红色的茱萸草,空对着美酒。
    砧杵动微寒,暗欺罗袖。
    砧杵惊动微寒,暗暗侵逼衣袖。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秋天已没有多少时候,早已是满目的残荷衰柳。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我勉强整理一下倾斜的帽檐,向着远方连连搔首。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我多少次忆念起故乡的风物,莼菜和鲈鱼的味道最美时,是在霜冻之前,鸿雁归去之后。

    注释:

    大有:周邦彦创调。小石调,调见《片玉集》。双调九十九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采花篱下:用陶潜“采菊东篱下”诗意。

    宋玉情怀:即悲秋情怀,宋玉作《九辩》悲愁。

    卫郎:及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帽檐”句:用孟嘉龙山落帽事。欹(qī),倾斜。

    莼鲈(chún lú):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

    霜前雁后:杜甫诗:“故国霜前北雁来。”

潘希白相关作品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潘希白(宋代)
    暂无
    大有·九日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