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会员中心 访问手机版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苏轼

别名: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由苏轼创作

题记:

此词当为苏轼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八月在扬州时所作。此前三年,即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苏轼在杭州担任太守,苏坚是他的属官,监杭州商税,两人交往颇密。此时因苏轼被召还京,苏坚告别苏轼回吴中故居,苏轼为之送行而作此词。

此词《乐府雅词拾遗》卷上作蒋璨词,《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桐江诗话》以及《阳春白雪》卷五均作姚志道词。唐圭璋《宋词互见考》谓此说法乃流传之误,当为苏轼词。朱本、龙本、曹本俱编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薛本、邹王本谓作于是年八月。    


原文: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北宋-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三年枕上吴中路。
      三年来,我的梦总是飞到吴中那片熟悉的故土。
    遣黄耳、随君去。
    我多想托一只传信的黄犬,让它随着你回到家乡。
    若到松江呼小渡。
    要是到了松江,就唤一艘小船摆渡吧。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千万别惊扰了那些悠闲的鸥鸟和白鹭,吴中四桥的河湾渡口,曾经都是我常去的地方。
      辋川图上看春暮。
      我也曾像王维画《辋川图》那样,用心感受吴中暮春的美景。
    常记高人右丞句。
    还常常吟诵王右丞的诗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如今,归乡的日子似乎已经定下,连老天爷都答应了。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身上这件春衫,还是小蛮一针一线缝制的,上面还沾满了当年在西湖边洒下的相思泪。

    注释:


    〔伯固〕苏轼诗友苏坚,字伯固,随苏轼在杭州三年。
    〔黄犬〕狗名。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机有犬名黄耳,陆机在洛阳时,曾将书信系在黄耳颈上,黄耳不但送到松江陆机家中,还带回了回信。这里用此典表示希望常通音信。
    〔《辋川图》唐王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曾画《辋川图》。
    〔小蛮〕歌妓名。这里指苏轼侍妾朝云。

苏轼相关作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打印版文档下载
    您一定感兴趣的合集(推荐)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青玉案(词牌名)
    青玉案,词牌名,别称《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