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人在世间走这一遭,怎奈岁月太匆匆,光阴只顾催人白头,哪管世间多情种,总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暗自神伤,酒醒时分,泪水总把衣襟湿透。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昨夜的西风来得急,在梧桐锁住寒秋的庭院里,整夜呼啸不休,风儿三番五次掀开梦帘,睁眼只见月色昏昏,恍若蒙着轻纱的愁容,独倚高楼时,不知何处传来孤雁哀鸣,更显得长夜醒客凄凉孤寂。
题记:
作者由于离别后音信难得,由此产生离别之思。于此同时,作者又把离别与时光无情、年华渐老联系起来,形成了双重的无奈和感伤。此词就是在作者这两种感情的影响下写出的。
原文: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人在世间走这一遭,怎奈岁月太匆匆,光阴只顾催人白头,哪管世间多情种,总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暗自神伤,酒醒时分,泪水总把衣襟湿透。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昨夜的西风来得急,在梧桐锁住寒秋的庭院里,整夜呼啸不休,风儿三番五次掀开梦帘,睁眼只见月色昏昏,恍若蒙着轻纱的愁容,独倚高楼时,不知何处传来孤雁哀鸣,更显得长夜醒客凄凉孤寂。
(1)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2)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3)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代指衣服。
(4)胧明:微明。
参考资料:
1、
《经典读库》编委会.宋词名家名篇鉴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2、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417页
原始诗句: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通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通。 注:醒『九青平声』 注:醒『二十四迥上声』 注:醒『二十五径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通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
原始诗句: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通平?
重复字体: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