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
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里的来信,得知新买的田地今年秋天收了五百斛稻谷,我非常高兴。
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
从今以后,我们可以安心当个农夫,过完这一辈子了。
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
现在需要准备碓、磨、筛罗、簸箕,还要备齐大小扫帚,以及升、斗、斛这些农具。
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
家里的妇女,包括女佣,都让她们学着舂米、扬谷、揉搓和簸谷的活儿,这才有点靠田园养活子孙的模样。
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友上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递到他们手上,再加一小碟酱姜之类的佐料,这最能让他们感到温暖。
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农闲的时候,吃点碎米饼,煮点稀粥,双手捧着碗,缩着脖子喝,就算是霜雪浓重的寒冷早晨,喝了这样的粥,全身都会暖和起来。
嗟乎!
唉!
嗟乎!
唉!
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们可以长久地当个农夫,过完这一生了!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我觉得世上第一等的人,只有农夫,而读书人是士、农、工、商四民中的最后一等。
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
上等的农夫耕种一百亩地,次等的耕种七十到八十亩,再次等的耕种五十到六十亩,他们都是辛苦劳作,勤奋付出,耕种收获,来养活天下的人。
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
假如没有农夫,全世界的人都得饿死。
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
我们这些读书人,在家应该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守住祖先的美德,等待后代继承发扬,如果做官得志了,就要把恩泽施给百姓,如果不能实现心愿,就修养自身,把美德展现出来,所以比农夫高了一等。
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
可是现在的读书人却不是这样,一拿起书本,就想考中举人、进士,然后当官,当官后又想着怎么捞钱,盖大房子,买很多田产。
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
一开始路就走错了,后来越做越坏,总不会有好结果。
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
至于那些在事业上没出息的人,就在乡里为非作歹,行为丑陋,让人无法忍受。
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
当然,也有注重言行、修养品德的人。
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甚至有人希望达到经世济民的理想,让自己变得高尚,媲美古人,这种人也并不少见。
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
但好人总是被坏人拖累,弄得我们连开口都不敢。
一开口,人便笑曰:“
一开口,别人就嘲笑说:“
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
你们这些读书人就会说,将来当了官,就不会这么说了。”
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
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忍受别人的笑骂。
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
工人制造器具,方便人们使用;
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
商人搬运货物,互通有无,都有利于民众。
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只有读书人对人民最没用,难怪要排在四民的最后一等,甚至想排在最后都没资格。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
我这辈子最敬重的就是农夫,对于新招来的佃户,一定要以礼相待。
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他们称呼我们为主人,我们称呼他们为客户,主客本来就是平等的关系,我们有什么高贵的,他们又有什么低贱的呢?
要体貌他,要怜悯他;
要体谅他们,怜悯他们。
有所借贷,要周全他;
如果他们需要借钱或粮食,就要尽量帮助他们;
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如果无力偿还,就要宽容他们。
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
我曾经笑话唐人写《七夕》诗,吟咏牛郎织女,总是说些相会、离别之类可怜的话,其实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
织女是穿衣的根本,牵牛是吃饭的根本,作为天上的星宿,它们是最尊贵的。
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
上天如此重视它们,而人反倒不重视!
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
它们昭示人们勤于务农,形象鲜明,可以作为镜子让我们反省。
吾邑妇人,不能织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
我们乡里的妇女,虽然不会织绸织布,但如果主持家务,多做针线活,也仍然是勤劳的表现。
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
近来很多人沉迷于听鼓词、玩纸牌,这种习惯太过放纵,应该赶紧制止。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
我们家的田地虽然有三百亩,但那都是人家典押的产业,不能长久依赖它。
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
将来需要再买二百亩田,我和弟弟各分一百亩就够了,这也符合古代一个农夫受田一百亩的意思。
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
如果再贪多,那就是侵占别人的产业,那是很大的罪过。
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
天下没有田地产业的人太多了,我算什么人啊,如果贪得无厌,那穷人该怎么活下去呢?
或曰:“
有人说:“
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
这世上,很多人田产相连,占地几百顷还不满足,你能拿他们怎么样?”
应之曰:“
我说:“
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
别人怎么做是他家的事,我只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世道昌盛时,大家一起遵守王制,如果世风日下,民俗败坏,我也绝不随波逐流,这就是我们板桥家的规矩吧。”
哥哥字。
哥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