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大观楼长联》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孙髯翁

《大观楼长联》由孙髯翁创作

原文:

大观楼长联

清代-孙髯翁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上联: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
    看:
    看吧: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
    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
    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
    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
    想:
    试想: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
    只赢得:
    到头来:
    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注释:

    〔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
    〔翥〕飞举。
    〔灵仪〕指昆明西面的碧鸡山。
    〔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缟素〕白色。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此处指昆明南面的白鹤山。
    〔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风鬟雾鬓〕鬟〕环形发髻;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此处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翠羽〕翠绿色的鸟雀。
    〔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九夏〕指夏季的天。
    〔芙蓉〕莲花。
    〔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
    〔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
    〔《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
    〔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余岁。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
    〔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
    〔,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
    〔毁于兵燹。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
    〔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
    〔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
    〔滇池〕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云南省第一大湖。在云南省中部昆明市南。面积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米,最深处。米,贮水量。亿立方米。为构造陷落湖。湖水在西南海口泄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盛产鱼类。具供水防洪航运养殖之利。湖滨有海埂公园大观楼西山观音山白鱼口石城石寨山滇王家族墓地等名山胜景。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大辞海》

孙髯翁相关作品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
    打印版文档下载
    孙髯翁(清代)

    清云南昆明人,名未詳。布衣。善指頭畫。所作大觀樓長聯,凡一百八十字,尤膾炙人口。有《髯翁集》。

    大观楼长联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