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之家 访问手机版

《张溥与七录斋》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明史

《张溥与七录斋》由明史创作

原文:

张溥与七录斋

清代-明史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
    明代人张溥,是一个很出名的人。
    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定要手抄下来。
    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
    抄完了,朗读过一遍,立刻将纸焚烧掉。
    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
    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算完。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好几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张溥作诗写文章思路敏捷,各地有人向他索取诗文,他不用写草稿,当着客人面挥笔写作,马上就写成了,所以当时他的名声最响。

    注释:

      1.嗜:特别喜欢
      2.已:毕,完。(止、罢了) 始已:文中指才停止
      3.是:这样
      4..管:毛笔管。(毛笔杆)
      5.皲(jūn):皮肤因受冻而开裂。
      6.沃汤:用热水浸。沃,润泽。汤,古代指热水。
      7.斋:书房。
      8.索:索取。(讨取、要)
      9.立就:马上完成。
      10.名高一时:名声在当时最响。
      11.即:立刻。
      12.名:命名。
      13.俄顷:时间词,一会儿。
      14.毫:毛笔。
      15.始:才。
      16.文:同"纹",思路
      17.幼:小时候
      

明史相关作品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
      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
      刘理顺,字复礼,杞县人。万历中举于乡。十赴会试,至崇祯七年始中式。及廷对,...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
    打印版文档下载
    明史(清代)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

    张溥与七录斋图片
    古文之家 www.cngwzj.com ICP备案: 渝ICP备08100657号-6
    古文投稿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